欢 迎 词
深秋季节,相聚济南,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探讨显微外科真谛。 显微外科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科室,已经在全国消失,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永无止境。 显微外科解剖与临床高级研修班,从2006年第一届到现在已经办了8年,为我国各地培养了300多名显微外科技术骨干,加上观看学习班讲课视频的“编外”学员,已经使国内外成千上万名医生改变了观念、提高了技术。 显微外科曾经很辉煌,遗憾的是很多取得辉煌成果的单位和学者们,没能像军、政、商界出“军二代、官二代、商二代”一样再出“显二代”,他们的“二代”们大都去做“热门”的“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研究,或做更有“钱”途的专业去了。 看到国内医院很多能够用显微外科技术保住肢体的患者被截肢了,心情就会变沉重。看看国内显微外科学术界的现状心情也同样好不起来:近年来曾经热闹过的所谓新技术,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到穿支皮瓣,还有什么所谓的螺旋浆皮瓣、修薄皮瓣等等,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你听他讲座时,感觉都是他原创的;你与他探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又搬出国外大学者来说国外早已这样做多年,这些技术又都变成了“进口产品”,搞得年轻人学术思想很混乱。数典不能忘祖,其实认真地读一下我国显微外科的历史,很多现在所谓的新技术,大都是老一辈们在20多年前做过的了,只不过是名词用的不一样。 在这个浮躁的国家浮躁的时代,大家能专门拿出3周的时间来一起探讨学习显微外科,有点让人感动。大家来参加学习班,主观上是为了提高技术,客观上是为我国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实际上是我会带大家认识显微外科的本质和规律,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多年来,在显微外科领域,感谢上天的眷顾让我不断获得新的感悟,我陶醉于其中,乐此不疲。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知识应该是用来分享的,因而有了这每年一次的“显微外科解剖与临床高级研修班”。 在孔孟的故乡,听我谈骨论筋,享受有血有肉的知识大餐……
王增涛 2014年11月9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