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手外科有8年了,从刚开始,老师带我时就教我断指(肢)再植术后常规应用罂粟碱成人30mg im q6h ,三天后改成30mg im q8h ,7天后停用,小孩适当减量使用,常常看到病人打得屁股肿痛的不得了,一看到打针就紧张害怕,小孩经常打得哇哇直叫;而且经常晚上半夜叫起来打针,病人痛苦至极。慢慢的我就想为什么一定要罂粟碱肌注,难道不能改静滴吗,病人为了保个手指,受不少罪;翻了翻书上也没有看见罂粟碱静滴的使用,罂粟碱说明书也是只能肌注或静注。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抗血管痉挛的办法了,也只能沿用老师教的;后来自己也当主刀了,同样沿用之前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抗凝+罂粟碱肌注抗痉挛+抗生素预防抗感染作为断指(肢)再植术后必用,术后血管危象也偶有发生,甚至刀砍伤的也有出现血管危象的病历。两年前有个2岁小女孩,环指末端1/3左右挤压离断再植术后,给予肌注罂粟碱,每次小孩打针就哭得可怜,打了两天后,给他停用了罂粟碱,其余没变;因为只接了一根动脉,术后第二天就开始指端放血处理,最终度过了危险期,还成功活了下来。从那开始,逐渐断指(肢)再植患者,以及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没再使用罂粟碱肌注了,当然低分子右旋糖酐,抗生素必须用,术后存活也没有明显变化,断指(断肢)的存活似乎丝毫没有改变,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刀砍伤,还是电锯伤、挤压撕脱伤,末端离断伤,再植存活率,都没有显著变化。关键还是血管吻合是关键。甚至个别末节再植术后3天就下床活动的也没发生危像;反而刀砍伤断端还整齐、接了下来病人也配合,卧床制动,也有出现血管危象的情况。现在我做断指(肢)再植,(不管完全离断,还是不全离断的),都没有再使用罂粟碱肌注了,减轻了患者肌注时的痛苦和打针的麻烦。很早就想到论坛上和同行和老师们交流一下看法,不知你们怎么看待罂粟碱使用的问题,其他还有更好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