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中华手外科网 返回首页

郸城王一刀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ndsurgery.cn/?5852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刹住“SCI热”,不以SCI论英雄

已有 539 次阅读2014-5-3 19:12

 在目前全球四大检索系统中,以SCI最为权威,因而发表SCI论文常被认为是科研水平的标志。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SCI检索系统以来,逐渐将其发展成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我国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里出现了一股“SCI热”,形成了一股医生、教师忙于搞项目、发论文的热潮,并由此出现了轻医疗、轻教学的倾向。为此,著名医学人文学者、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杜治政提出对“SCI热”进行冷思考,并称国内对SCI的疯狂崇拜是现今技术主体化的另一种表现。——编  者

 

 

  1 SCI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科研实力的全部

  “SCI热”,是指一些大型医院和医学院校,将本单位医生、教师发表SCI论文的多少作为评价其医疗水平或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并将之视为评价医生、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

  由此,医院和高校形成了一股医生、教师忙于搞项目、发论文的热潮,并出现了轻医疗、轻教学的倾向,催生了一批不会看病的医生和不会教书的教师,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一些医生和教师对此早已表示出强烈的不满,甚至有个别医生因不堪重负而逃离大医院。

  实际上,SCI只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局部而不是全部。SCI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科研实力的全部。就医院而言,SCI论文的多少,绝不意味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学技术的高低。对医生个人而言,也不是SCI论文发表得越多,他的医疗水平就越高。

  总体而言,SCI只能反映科研水平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阶段性成果。SCI作为科研论文,只是对某项研究的总结和概括。它还是纸面上的东西,而纸面上的东西与事实上的东西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SCI论文是否能被别人引用、引用的人有多少,SCI本身并没有回答。比如一位医生在一年内发表了10篇SCI论文,但没有人引用他的研究成果,这样的SCI论文有何意义?据付晓霞、游苏宁的研究,2000年~2009年,SCI收录的期刊共发表中国作者的论文746577篇,其中“零被引用”论文180675篇,占全部中国作者论文的24.2%;刊载于影响因子0~2的期刊上的“零被引用”论文共149208篇,占所有未被引用论文的82.58%。可见,从SCI论文被收录到旁人引用,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次,SCI论文虽然发表了,但其研究结论能否得到他人的重复也有待证明,且此种不能重复的论文绝非少见。2012年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格伦·贝格利的一项报告。他的研究小组对发表在著名杂志上的53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癌症研究论文进行了鉴定,结果有47篇得不到重复。贝格利说:“我们把论文一行行、一字字地看了一遍,把他们的实验重复了50遍,但得不出他们的结论。”

  第三,SCI论文是否能得到实际运用,是否能给国民经济、给生命和健康带来实际效果,应是衡量其价值更重要的指标。

  2014年2月11日,《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由加拿大6省共15个癌症中心参与、总共追踪89835名40~59岁的女性、时间长达25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0~59岁女性每年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也不能获得优于普通体检的诊断率。

  该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天,美国放射学会发表文章,直指《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令人难以置信,且充满错误和误导。同一天,美国癌症学会也发表文章,指出加拿大的这一结论与此前多项研究完全相反。可见,SCI论文就算发表了,并不等于它完全真实,能够立即指导现实。

  SCI只是评估科学发展动态和走向的坐标,只是研究科研发展趋向和制定科研发展规划的工具。SCI论文的质量高低与多少,只是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尺之一,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地评价SCI的意义和作用,切不可盲目夸大。

 

  2 如果仅以SCI论文论英雄,就会造成极大的不公

  以发表SCI论文的多寡作为衡量医院、学校和个人业务水平的标准也不科学、不全面,容易导致不公正现象的产生。

  比如说医生,他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要有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没有这些,即便他发表了很多SCI论文,也不能说是一位好医生。如果仅以SCI论英雄,视SCI为业务成就的唯一指标,对那些埋头苦干、尽心尽力挽救病人,却没有多少精力撰写论文,因而得不到提职、提级、奖励的医生来说,就是极大的不公。长此以往,必然会造就一批不会看病的医生。

  SCI论文的撰写要求较高。写这样的论文,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要有充分的实验依据,要有较高的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而这些并非所有医生和教师都能具备。

  一个具备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可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工作终究是以现有知识为基础来对学生进行传授的。同时,各类医院和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如果将SCI视为一种群众运动,不分青红皂白,不辨具体情况,要求所有医生、教师迎头赶上,这和当年的“大跃进”有何不同?

  具体来说,如果以SCI论文产出多少作为医院的追逐目标,很有可能颠倒医疗、教学与科研的主从关系,并从根本上破坏正常的医疗、教学秩序,同时还危及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当然,科研基础好的学校、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学生,但也只是一种可能。如果教师一天到晚关心的只是他的项目和论文,无心备课,不与学生交流,或只是马马虎虎应付一下,能培养好学生吗?

  医疗更是如此,临床实践是一切科研之本。医学科研的课题大多来自临床实践,科研的成果也是为了服务于临床。脱离临床,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医学界当前出现的一些上不接天、下不着地,为科研而科研、没多少实际意义的课题,不正是这样的结局吗?当前出现的“SCI热”,将SCI泛化,在医院和学校中形成对SCI的盲目崇拜,扰乱了临床与科研、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我国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应当引起重视。

 

  3 对SCI的疯狂崇拜是现今技术主体化的另一种表现

  过度强调和夸大SCI的作用,还会背离科研和论文的根本目的,也就背离了SCI体系建立的初衷。

  有些医院甚至从国外招聘学者专门在本单位撰写论文并给予重奖,造成论文与临床实践完全脱节,直接导致SCI的异化。此种做法还将导致学术腐败、学术欺骗的泛滥,以致出现SCI论文生产链,让造假、剽窃蔚然成风,促使SCI成为催生学术腐败的重要源头。

  我们应当看到,对SCI的疯狂崇拜,将SCI论文作为最终目标,实际上是现今技术主体化的另一种表现。所谓技术主体化,是指医学技术成为独立的力量,具有独立于医学宗旨自身逻辑的发展目标;技术主宰医学,技术被等同于医学;医学理性完全受制于技术,医学在技术中迷失了自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的埃吕尔、美国的温纳等著名哲学家都对技术主体化的走向做了深刻的论述:“现代技术是一种不可抑制的、独立于其他社会因素的自足力量。技术发展的自主性是在技术复杂化欲望支配下发生的,复杂化本身就是它的目的。”

  SCI论文成为医院和学校、医生和教师的主宰,成为关乎他们命运的关键,难道不正是技术主体化发展的客观必然?医院和学校、医生和教师当然要重视技术,但不能成为技术主体化的俘虏。虽说技术发展的自主性为我们理解当代生物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当代生命科学中出现的克隆人、人造生命、人兽混合胚胎、经口腔切除阑尾等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技术复杂化欲望的产物,是根据技术自身业已存在的增长可能性选择的目标,是技术力量和权力的显示,因而引起了人类的忧虑。

  SCI引入我国,的确促进了我国医学科研的发展,为评价科研成果提供了一个方面的指标。医院和学校要重视科研,但就绝大多数医院和学校而言,科研终究不是主业,不是评价工作的主要指标。我们需要理清思路,探索评估医院和学校、医生和教师工作业绩的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标准。

 

  科学引文索引(SCI)的简要回顾

  SCI是一个检索系统。SCI论文就是指被SCI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

  早在1955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就提出了引文索引和引文技术的概念,开创了从引文角度研究文献和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1961年,尤金·加菲尔德为此成立了公司。1965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正式出版了这部世界著名的文献检索工具。

  SCI检索系统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和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刊物中选出3500种科技期刊,涉及100余个基础学科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论文,涉及引文900万条,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评价的重要检索工具体系。利用它可以检索到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农业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

  在目前全球的四大检索系统(SCI、EI、ISR、ISTR)中,以SCI最为权威,因而发表SCI论文被认为是科研水平的标志。SCI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它可以检索出一篇文章被哪些其他论文引用过,从而帮助科学家在某个学科范围内对过去的重要文献作检索回顾,弄清自己目前的工作有没有创新。可以说,SCI改变了全球数千万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使他们能够利用引文索引进行深入研究,跟踪科研发展趋势,评价科研成果。与此同时,SCI还被科学界当做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从SCI的创建和发展过程来看,其主要意义在于及时从全球范围内反映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水平,为科研人员了解科学各个领域进展提供一条最简便而又切实可行的通道,也为各国政府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坐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SCI检索系统以来,逐渐将其发展成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成为我国科技与国际接轨、顺应国家创新战略需求的具体表现。它让科研人员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接受同行评价,促进了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到2012年,中国SCI论文数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SCI收录我国科技论文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但是,SCI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科研实力的全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郸城王一刀 2014-5-3 19:17
写的好!!!值得一读!立言为天下!可不朽也!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5-16 11:52 , Processed in 0.019988 second(s), 20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