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中华手外科网 返回首页

卢乙磊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ndsurgery.cn/?541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白衣天使

热度 2已有 542 次阅读2011-2-28 15:00 |

“曾几何时,有多少才男俊女抱着天使般美好的愿望进入医务界的,但看现在的医务界,却屡屡遭受责难,非议甚至暴力,原因何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不是医务界的悲哀吗?这不是这个民族悲哀的缩影吗?中国,你还有多少美丽可被玷污?进来在媒体对医务界“不正之风”的围追堵塞下,医务界已经声明大跌,而且医务界也大有被公共认为慷国家之慨、扰乱国家之嫌?为了改变现状,国家正在不断地进行各种改革尝试,以求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医务界何以变的如此令人迷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和医务界?
关于医务界现状的描述
      医生的状况
      关于医生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我个人的描述是这样的:医生的西装革履是用在给“皇帝做新衣”时剩下的布做的。所以看到医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他们是“白狼”,童言无忌者说他们仅仅是“人”,政府认为他们的“乞丐”是“不正之风”和违法的,且向他们施舍(药商)也违法(红包和回扣)。医生是什么?是天使?是白狼?是人?是违法者?是乘人之危者?是吸血鬼?……,不一而论,这就是现实社会对医生和医务界的种种理解和描述。
       药价是高还是底
       有人说看个感冒也需要百十来元钱,药价太贵了。药价贵吗?对于月收入上万元的人,百十来元钱,不贵;对于一个百分之百可以报销的人而言也不贵;但是,对于月收入仅三四百元,而且不能报销的人而言,那就太贵了。看来,药价的高低也要因人而异吗?
一个故事的启示
       据说协和医院的两位老教授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辩论,一方认为:医生一代不如一代;另一方则认为:医生一代更比一代强。
       坚持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者论据是这样的:当初老教授们在协和做住院医生时,除了给病人看病,就是钻研医学知识,他们生活的核心就是医学。所以从医师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热情衡量,他认为医生们医生一代不如一代。而坚持认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老教授这样论证他的观点:当初他们做医生时,他们的收入能支持他们请两个保姆,还能常常到饭馆吃饭,即便是这样他们每月还有节余,所以老教授们当初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医疗工作中。而今天的医生们不仅要为柴米油盐奔波,更被恶劣的住房条件所困扰。如果他们能够像老教授们当初那样生活、工作,而不与病人进行任何交易,那么今日的医生们必定难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因此他们(老教授)是生活中的傻子,而今日的医生们是生活中的强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代更比一代强。
      从不同的角度和参考系数,对同样的事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我们需要生活中是“傻子”、专业上是强者的医生呢?还是需要生活中是“能人”、专业上却是一般的医生呢?
尴尬的医务界
       ———多重价值选择的冲突
       一个虚构却令人深思的故事
曾经有人为医院承包编过这样一个故事:
       说某医院对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建立考核指标,一个月应该接受一定数量的死人才能完成任务,才能得到奖金和工资。但是由于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逐步在减少,几个月都完不成任务,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要完成任务。这时,有人为他们出了个注意:到月底赶在医院领导开会时,将他们的车推到会议室,向领导倾诉困难,请某位愿意热心帮助的领导躺到车上,送去太平间以完成指标。
故事是虚构的,但道理是明显的。公立医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转,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又急于求成不免犯下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
医生的价值观矛盾
       现代的每一个医生在进入医学院校之前或之后,都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职业的最高追求和职业道德准则。但是,救死扶伤崇高目标的实现是需要经济投入来保证的,有了成本就必须有回报。
一个必须要考虑经济成本和回报的“救死扶伤”道德标准和职业准则,就是一个打了折扣的标准和准则。一个可以被折扣的道德标准和职业准则还能成为标准和准则吗?一个被推向市场经济的医疗行业,在其完成职业道德时更应遵照经济规律办事,被经济化的职业道德还能承受的起职业道德的重任吗?每一个医生都在“救死扶伤”和“救死扶伤经济成本”的两难选择中煎熬着自己的良心,道德操守和职业素养。在这种长期的煎熬中,有的人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有的人变的玩世不恭,有的人弱化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要求,有的人强化了经济成本选择,有的人……
       医生毕竟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医生。医生首先要食人间烟火才能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在物质上的世俗中,救死扶伤也跟着变质了。
医院的无奈和无奈的医生
       每个医生都是在美好的追求下而选择了医学院校,然而,为什么当其从学生的角色转化为医生后,却变得如媒体和公众心目中描述的那样冷漠呢?是医生们天性冷漠吗?如果医生的冷漠是个别现象,还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但是如今从媒体炒作的情况看,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没有一定智商的人难以进入医学院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深厚的“唯物”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医生都是绝对的“唯物”者。在缺少人文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医生们更关注人的肉体,而较少关注人的心灵或者说是忽略了人的心灵,这是教育之结果。现实中医生内心深处的人性之光被严重扭曲、压抑和畸变,当他面对患者时,潜意识中的人性必须冲破“理性”才能显露出来,有多少医生的人性能够冲破这种“理性”呢?也许,这是医院和医生们普遍冷漠的一种诠释吧。
无奈的医疗用品生产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医疗商品的提供商——医疗器械及药品生产商,必须面对两大群体:一是作为直接消费者的病人;二是作为市场隐性垄断者的医生。他们即要满足直接消费者的需要,也必须满足隐性垄断者的要求,这是现实实际情况。而决定这些商人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却不是作为直接消费者的病人,而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代理消费者——医生。谁能最大化的满足医生的要求谁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既然医生是垄断者,就必须向医生提供隐性垄断的超额利润。不能最大化的满足隐性垄断者需要的人,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者注定要被市场淘汰。
隐性垄断者的必然选择
      每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都追求成为市场中的垄断者,以窃取最大化的利润。被推上市场经济战车的医生也必需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获取最大利润。现实状况是中国医生的经济地位同他们工作的责任风险、付出的劳动量和工作的压力存在着巨大反差。医生们利用他们代客消费的垄断地位,尽一切可能补偿他们的损失以消除反差,这也是必然的选择,而“坐怀不乱”只能是一种理想和极少数圣人的选择。也就是说医生既然已经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他就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通常情况下,病人的医疗消费过程是一个只有一次机会的消费,对手术更是如此,对安全的关注也超过了任何职业要求。病人需要最安全的医疗服务,医生需要最安全的医疗保证,这双重的压力更促使医疗成本的无限放大。隐性技术垄断者更有机会赂取超额利润。
小结
      合理的必然存在,只有消除合理性才能消除存在。医疗行业所谓的“不正之风”有其坚固的内在合理性,而现在的改革方案试图通过强制力消除“不正之风”是难以达到目的的,甚至会将整个医疗市场推向更大的混乱,将优秀的人才挤出医疗市场,最终受害的仍然是消费者。改革到最后,出现的将会是失去了高质量人才的医疗服务市场。
      现代的医疗改革方案在降低医疗价格的局部看来,似乎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整体上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医疗质量可能会下降,通货可能更加紧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市场?是更高的医疗质量呢?还是更底的价格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是谁把医生从天使变成了魔鬼?是现实的丑化,还是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本人认为,二者兼有之。医务工作者的职位特殊,并且不可替代,因此广大媒体及社会公众应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他们,而不要恶意丑化担当这个重要重要职务的工作者,以免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以前的医院几乎全为国有,因此进入市场经济占主导的今天,就显得不能适应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这就造成了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工资待遇满足不了生活需要。心理学家奥尔德弗曾提出,人类的生存需要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导致医生既被人称为“天使”,又有人喊其“白狼”的一个重要原因。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fjzzzqh 2011-3-14 16:46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5-17 18:09 , Processed in 0.019508 second(s), 21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