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oseidon

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8 16: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Palmar1999年指出:骨折的治疗必须着重于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特别是对于严重粉碎的骨干骨折。过分追求骨折解剖学的重建,其结果往往是既不能获得足以传导载荷的固定,而且是原已损伤的组织的血运遭到进一步的破坏。这一论点基本上反映出了BO新概念的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5: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1-28 16:45
Palmar1999年指出:骨折的治疗必须着重于寻求骨折稳固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特别是对于严重粉碎的骨 ...

感谢您补充,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5: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1-29 06:07 编辑

    坚持固定的原则含有两点更深层的意义:
其一,骨折的愈合必须依靠自身的修复,任何外界的力量都只能是保障或帮助的作用,而无从替代。
其二,骨折愈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是其发展趋势,以及当时所处的阶段。
                                                                                         ------摘自《骨与关节损伤》第四版。
    9固定和活动指间的矛盾是固有的,只有骨折愈合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是保障愈合和维护活动的关系。就固定的目的而言,一是维护复位,二是保障愈合,第三才是利于活动。
   10中西治疗骨折所提倡的不仅仅是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并治、医患配合”的法则就是这一理念的概括和体现。
   11什么是“软组织铰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骨折部位骨膜完整的一侧形成了连接上下骨折端,使之不分离的纽带,称之为软组织铰链。例如
       完整的骨膜既意味着其骨折的原始移位很轻,也意味着它具备良好的维护作用,使骨折端不易有继发的移位。破坏了的骨膜自然丧失了维护骨折端的作用,但其软组织铰链则可以利用来维护复位后的位置。
                                                                                                                                   ------摘自《骨与关节损伤》第四版
      12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急救处理包括哪些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0 2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侧支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 05:19 编辑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1-30 21:35
什么叫侧支循环?

请参阅

http://baike.baidu.com/view/304668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部开放性损伤的急救处理是以减少伤口污染,止血和防止加重损伤为原则。
                                                                           ------摘自《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
13.骨的论述:
    骨(bone)主要由骨组织(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构成,坚硬而有弹性,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构造。外被骨膜,内容骨髓,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从胚胎第8周开始,间充质先分布成膜状,以后在膜的基础上骨化,称软骨化骨,如颅盖骨和面颅骨;有的发育成骨以后再骨化,称软骨化骨,如长骨、短骨。形成关节面的软骨,保留关节软骨,终身不骨化。骨的基本形态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然而其形态构造的细节,则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物理、化学因素等。骨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经常锻炼可促进骨良好发育,长期费用则出现骨质疏松。基质中含有大量钙和磷盐沉积,是钙和磷的储存库,参与体内钙和磷的代谢。骨髓还有造血功能。
     
     近年来,随着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普遍开展和医学生物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领域----组织工程学。目前,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的定向分化研究、生物组织支架的研究以及参与骨形成过程的生长因子研究等方面。
                                                                                   ------摘自《人体解剖学》第二版顾晓松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6: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4.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故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15.什么是骨小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5: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3 05:32 编辑

     骨小梁是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即骨小梁与骨皮质相连接,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立体网状结构,如丝瓜络样或海绵状,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骨小梁具有一定的长度,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骨小梁形成后至20岁左右,骨小梁表面被覆一层骨原细胞(osteogenic cell)或成骨细胞(osteoblast),因为都在骨髓腔内表面,故通称骨内膜细胞(endosteal cell)。成骨细胞,排列在骨小梁表面,胞浆突起可与周围的成骨细胞胞浆相接,它是由紧贴骨内膜表面扁平的骨原细胞发育来的。
                                                                 ------ 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458092.htm
   16.这个植入物到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椎间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6: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7.电击: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称为电击(electrical injury)。电击包括低电压(小于等于380V)、高电压(大约1000V)和超高电压(或雷击,电压10000万V、电流30万A)电击三种类型。
     局部表现: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烧伤部位组织发生碳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电击周围部位烧伤较轻。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高压电流损伤时常发生前臂腔隙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因肌肉组织损伤、水肿和坏死,使肌肉筋膜下组织压力增加,出现神经、血管受压体征,脉搏减弱。感觉及痛觉消失,常需要筋膜切开术。由于触电后大肌群强直性收缩可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或肩关节脱位。
     并发症和后遗症:电击后24-48小时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源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白内障。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摘自《内科学》第四版 叶任高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06: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3 05:44 编辑

18手掌:
浅层结构 皮肤及浅筋膜:腕前皮肤及浅筋膜薄而松弛。掌部皮肤厚而坚韧,无毛发和皮脂腺,但汗腺丰富,在皮纹处皮肤直接与深筋膜相连,不易滑动。浅筋膜在手心部较致密,由纤维隔将皮肤与掌腱膜紧密相连,将皮下组织分隔成无数小叶。                  
                                                                                                                                          摘自《解剖学》孙百强主编。
  自从浏览了 http://www.handsurgery.cn/thread-18704-1-1.html ,这一神贴,越来越迷惑。不知道到底什么疾病需要从手掌部入路?求先知。。
深层结构 腕部深筋膜增厚,形成两条韧带。腕掌侧韧带位置表浅,两侧与伸肌支持带相连,深面远侧与屈肌支持带相融合。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桡侧附着于舟骨结节及大多角骨骨结节,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及钩骨沟。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腕管,内有指浅、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9条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当这些肌腱发生炎症时,由于肌腱肿胀,可使腕管相对狭窄,从而压迫正中神经,产生正中神经受压的临床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
                                                                                                                                         摘自《解剖学》孙百强主编

       手掌筋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覆盖鱼际、小鱼际和掌心部屈指肌腱的表面,深层位于屈指肌腱和掌骨、骨间肌之间,又名骨间掌侧筋膜。掌腱膜为深筋膜浅层部分,尖端经屈肌支持带浅面于掌长肌腱相续,远端分为4束行向2~5指,该见面厚而坚韧,由纵、横纤维组成。
       手内在肌可分为外侧的鱼际肌,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侧肌和拇收肌组成;内侧的小鱼际,由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组成;中间群由4块蚓状肌、7块骨间肌组成。     
       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蚓状肌之间,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弓的远端发出1支小指掌侧固有动脉及3支指掌侧总动脉,在蚓状肌浅面向远侧达掌骨小头平面,分为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相邻两指相对缘的皮肤。
        正中神经经腕骨位于掌浅弓深面,在鱼际肌内侧缘中点处,先发出正中神经返支至鱼际,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返支表面定位位于鱼际内侧缘的中点,相当于腕前横纹下方约2.5cm处。此外正中神经发了3支指掌侧总神经分别伴行于同名动脉,还发分支至第1.2蚓状肌。
       尺神经经屈肌支持带浅面。紧贴豌豆骨的桡侧与尺动脉之间下行,在豌豆骨稍下方分浅、深二支,浅支发分支分布于尺侧一个半手指的皮肤感觉。深支平豌豆骨远侧起自尺神经,经钩骨钩尺侧弯向下行,与掌深弓伴行,发支至小鱼际肌,3、4蚓状肌,拇收肌及骨间肌。
                                                                                                                                         摘自《解剖学》孙百强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23: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0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1 06:08 编辑

19.什么叫腕掌侧韧带?可参看《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5年S1期 ,我无法打开。
     什么叫腕横韧带? 可参看http://search.cnki.com.cn/search.aspx?q=%u8155%u6A2A%u97E7%u5E26,又不能开
     什么是屈肌支持带?是腕前深筋膜增厚形成的扁带,厚而坚韧。桡侧附着于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的结节;尺侧附着手豌豆骨和钩骨钩;近侧续前臂深筋膜;远侧连 掌腱膜。其近侧缘位于腕远侧横纹深方。它与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掌长肌腱、尺神经和尺动脉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入掌;指浅、深屈肌腱及其滑膜鞘,拇长屈肌腱及其滑膜鞘和正 中神经均经其深面入掌;桡侧腕屈肌腱穿过屈肌支持带在大多角骨附近入掌。(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3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06: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2 04:47 编辑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2-22 00:16
正中神经,尺神经
桡动脉、头静脉
9根肌腱、一根神经


越来越喜欢填空了,临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张老师 谢谢你,我会给你顶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06: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2 04:53 编辑

21填空题:与拇指运动有关的神经有:()
               鼻烟窝内有()经过
               腕管内有()通过。
               使拇指外展的肌肉有()
               尺神经在腕部受伤后,可引起各指不能(),第()指不能外展。
明晨5时,答案揭晓。

答案: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
         拇长屈肌腱 拇短伸肌腱  拇长伸肌腱
        指浅屈肌肌腱 指深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内收   2~5                                      摘自《解剖学》孙百强 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0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eidon 发表于 2012-2-21 06:19
21填空题:与拇指运动有关的神经有:()
               鼻烟窝内有()经过
               腕管内有()通 ...

正中神经,尺神经
桡动脉、头静脉
9根肌腱、一根神经
拇短展肌、拇长展肌
内收并指、小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seidon 于 2012-2-22 04:59 编辑
zhangwenlong 发表于 2012-2-22 00:16
正中神经,尺神经
桡动脉、头静脉
9根肌腱、一根神经


越来越喜欢填空了,临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张老师 谢谢你,我会给你顶贴的
能不能给弄下问题19的答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0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正中神经返支:在屈肌支持带下份的桡侧,正中神经发出一粗短的正中神经返支,行于桡动脉掌浅支的外侧进入鱼际,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其表面定位是鱼际肌内侧缘的中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6-1 19:05 , Processed in 0.020236 second(s), 14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