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军 吕青 常苗芳 张新芳 李孟侠 450002 郑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显微外科中心
双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世界已有12例报道,但聋哑人十指离断再植成功仍属罕见。我中心于1997年11月11日,为一例十指离断的聋哑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再植术中、术后采取了我们独创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方法,使再植十指全部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自幼聋哑,未婚,双手十指被切纸机切断2h,于1997年11月11日13:00急诊入院。查体:患者意识清楚,语言障碍,双手十指均自近指节端处完全离断,近断端出血不止,远断端苍白、无血,创面整齐,污染较轻。入院后即在全麻下分三组行十指再植术,手术历时7h10min。术中修复全部指动脉19条,吻合指背静脉30条,所有再植指均一次通血良好,色泽红润,毛细血管反应迅速。术后应用抗凝、扩血管及抗生素治疗。再植指血循环良好,十指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外形美观,并能完成对掌、对指、端碗、进餐、捏花生米等动作,能借助手势动作进行简单心理沟通。
2 病例分析 2.1 心理特点 自1990年建科以来,曾收治十指离断患者3例,但收治聋哑患者还是第一次。我们根据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发现患者在心理方面远比正常人要复杂得多。具体表现:烦躁、恐惧、绝望,求治心理非常强烈。因为这双手是它与外界交往的唯一途径。失去这双手就意味着患者要面对双重残疾的打击,这是难以承受的残酷事实。因此患者心情沉重,面容憔悴,精神崩溃。 2.2 病情特点 十指离断再植由于血管细、指骨短,指关节多,属于特殊类型创伤。病例少见,伤情复杂,再植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达10天,患者处于强迫平卧体位。由于再植十指吻合血管数目多,因此术后极易发生各种血管危象。
3 护 理 3.1 术前心理安抚 术前心理安抚是做好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再植成功的关键环节。患者为聋哑人,既不懂哑语(从未上过哑语学校),又不识字,在无法与其正常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只有靠患者的表情观察、判断、分析患者的需求。如患者入院时一见到医务人员就举起双手大声吼叫,从他的行为和表情中告诉我们:他不能没有这双手。怎样才能安抚患者安静下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呢?我们立即取出以往在我科再植成活的十指离断患者住院全过程,以及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的照片给他看,患者在观看照片中略有所悟,安静下来。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信任,对手术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3.2 术中主动配合 术中积极配合对于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十指离断手术规模大,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7名),故充分准备术中用品及器械,积极配合手术操作。正常人十指离断均采用双臂丛麻醉,而聋哑人因无法用语言表达麻醉定位效果,所以采用全麻。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中给予留置导尿。由于手术时间长,定时经常检查躯干骨凸部位,并给予按摩,避免了皮肤受压。 为了便于术中输血、输液顺利进行,本例采用套管针分别于双侧大隐静脉穿刺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双手十指离断再植,术中要采用充气性止血带,故术中血压测量难以在上肢进行。我们采用右股动脉插管直接监测血压的方法,监测及酌情适时调整增减液体或分析药物的使用。双上臂充气止血带根据手术进程及使用要求,每小时交替放气,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又不影响血压的稳定及再植的效果。 3.3 术后护理 3.3.1 严密观察血循环 十指离断再植,所涉及的血管数目多(双手十指吻合动脉19条,吻合指静脉30条)伤情复杂,血管危象发生的机会多,加之患者为聋哑人,不能直接与护士叙述自己的不适。我们采用了我科自行研制的J153-I型血循环自动监测仪,利用微电脑,温度传感器和激光多普勒技术,提前输入阈值,自动监测再植指指温、血循环的异常变化并随时报警,解决了聋哑人十指离断再植术后血循环监测困难的难题,也及时发现血循环危象。本例术后第2天下午给患者肌内注射时,自动监测仪突然报警,经仔细观察发现左手小指色泽稍白,张力低,立即静注罂粟碱30mg,10min后报警停止,色泽、张力恢复正常。术后第5天拔出留置导管8h后,自动监测仪再次突然报警,经观察患者表情痛苦,双脚相错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