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57|回复: 1

去看看鸡鸭的地狱 中国首个确认禽流感疫区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4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南宁2月12日电(记者查鑫 黄革)“请往左站一下,好嘞!”“给我话
筒。”“借过,借过!”12日上午,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一个村口来了十多名
“不速之客”,他们扛着摄影机,提着照相机,在一条黄色隔离线前忙作一团。

    1月27日,丁当镇电灌站一个养鸭场的禽只死因被确定为患有H5N1亚型高致
病性禽流感,该地区从而成为中国首个被确认的禽流感疫区。目前,对该疫区的封锁
仍然没有解除。

    这十多名忙忙碌碌的人是来自10家中外主要媒体的记者,其中主要是海外媒体
的记者,通过他们的镜头,中国禽流感疫区将首度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由于封锁尚
未解除,记者们在进入疫点地区前必须进行防护,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上白色
隔离服,带上口罩、手套、鞋套。整理妥当以后,他们被允许跨越隔离线,走上一条
约3米多宽、100多米长的乡间小路,路面上铺撒了厚厚的白石灰。陪同记者进入
隔离区的隆安县副县长甘强忠说,这条路是当地居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丁当镇居民大多从事种植甘蔗和木薯,收入水平在广西处于中上等。不少记者注
意到,路一侧的甘蔗地已收割,另一侧还没有。一位姓李的防疫人员说,发现疫情后
疫点地区立即被封锁,除禽类被扑杀外,人员也不得随意出入,更别说收割甘蔗了。
疫点地区10多户村民的生活必需品由防疫人员负责运送。

    在甘蔗地的岔道两边各有一个约20米见方的池塘,这里就是黄生德的养鸭场。
1月23日上午,黄生德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自己养的鸭子发生不明原因的大量死
亡,27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禽只死因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现在,两个池塘空空如也,见不到一只鸭子,四周的堤岸上都撒了白石灰,通往
池塘的路口竖立着“禁止通行”的警示牌。在警示牌的外侧,戴着口罩、穿着隔离服
的黄生德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以前这里都是鸭子,”黄生德指着身后的池塘说。在周围居住的10多户村民
里,只有他一家养鸭子。一千多只鸭是黄生德一家四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到今年为
止,黄生德养鸭子已经3年了,收益还不错。目前,黄生德已拿到了政府的赔偿款,
平均下来,成年大鸭一只15元,小鸭一只5元。

    “等疫情过了以后,还要再养鸭子的,因为我会这个嘛,”他说。

    “那肯定要加倍注意卫生防疫了吧?”有记者问。“当然了,以前不知道什么叫
禽流感,现在懂了嘛,”他说。

    黄生德说,每天都有人来给他量体温,给他送生活必需品。“医生说我的身体没
问题,”他对记者说。黄生德说,目前不如意的地方就是住所没有电,鸭也没得养,
生活比较无聊。疫情发生前,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过年,由于疫点地区被封
锁,一直不能回来,夫妻俩已经20多天没见面了。“想是想他们的,不过没有办
法,非常时期嘛,”他说。

    在大约20多分钟的采访时间里,十几个镜头对着这名经历禽流感疫情的农民拍
个不停。记者们不想错过哪怕是最小的细节,他们传回编辑部的声音和画面将告诉世
界中国普通民众在禽流感疫区的真实生活。回来的路上,甘强忠对记者说,发生疫情
是不幸,但所幸迅速采取了有效措施,及时切断疫情蔓延。“目前为止,本区疫情没
有扩散,没有人员感染,”他说
发表于 2011-9-18 22: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3 04:38 , Processed in 0.01380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