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11|回复: 3

请教: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亚种感染一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5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指离断再植术后病人。男,42岁。系翻沙船上铁链多段绞断,掉入泥沙中捞出,行反复冲洗清创,血管移植再植。术后血运良好,第二天即出现鞘管感染,中指已无奈去除,余指及掌间隙切开置管引流,病人伤口细菌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亚种术前肝功不好,求教处理方法。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hb于2007-9-24 16:44: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9-25 0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雷伯氏菌属的特点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peneumoniae)、臭鼻克雷伯氏菌(K.ozaenae)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K.rhinoscleromati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人致病性较强,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

一、生物学性状

为较短粗的杆菌,大小0.5~0.8×1~2um,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

营养要求不高,有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较大的灰白色粘液菌落,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有助鉴别。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发酵乳糖,呈现有色菌落。

具有O抗原与K抗原,后者用以分型。利用荚膜肿胀试验,本属K抗原可分为82型。肺炎克氏菌大多属3型和12型;臭鼻克氏菌主要属4型,少数为5型或6型;鼻硬结克氏菌一般属3型,但并非所有3型均为该菌。

本属细菌55℃30分钟被杀死。在培养基上可存活数周至数月。

二、病症性

(一)肺炎克雷伯氏菌

1882年Friedlander首先从大叶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故也称为Friedlander杆菌,简称肺炎杆菌。该菌产生胞外毒性复合物(extracellular toxic complex, ETC),主要成分为荚膜多糖(63%)、脂多糖(30%)和少量蛋白质(7%)。有些菌株还可产生LT和ST肠毒素。荚膜也与致病力有关。

本菌存在于人体肠道、呼吸道。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和创伤感染,甚至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

(二)臭鼻克雷伯氏菌

简称臭鼻杆菌,引起慢性萎缩性鼻炎,有恶臭,以及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等。

(三)鼻硬结克雷伯氏菌

简称鼻硬结杆菌,引起慢性肉芽肿性病变,侵犯鼻咽部,使组织发生坏死。

三、克雷伯氏菌感染的治疗

一般对先锋霉素、氨基糖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氯霉素、多粘菌素等敏感。易于耐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应用足量的抗生素

二、伤口充分引流

三、对症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wzt老师百忙中讲解得如此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6-1 20:03 , Processed in 0.019556 second(s), 18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