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金报综合消息近日,9岁男生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录取,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年幼的大学生。而在2005年,他14岁的哥哥沈怡谋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两名资优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沈父道出了培养心得。
两兄弟相继成为名校少年大学生
沈家一家四口为印度尼西亚华侨。2005年,哥哥沈怡谋以14岁之龄考入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但牛津大学的入学条件规定要有家长陪同。于是,沈父不得不把年纪尚小的小儿子带出国,再以陪读诗钧的名义申请出国照顾大儿子。
在当地学习期间才发现,沈诗钧也是一名资优生,智商超过130。他在英国只用了1年就读完3门高考科目,之后再用6个月读完8门会考科目。今年1月,他参加了高补(ASLevel)数学和进阶数学,两科都是A级。
香港浸会大学署理校长陆大章对记者说,沈诗钧年纪虽小,但学业成绩非常卓越,面试表现成熟,该校亦曾为他作初步评估,认为适合修读大学本科课程。
成功与智商没有关联
沈父揭开打造神童的两个秘诀:“留意小朋友的专注力及放弃优裕的物质生活。”他说,“成功与智商没有关联,如果方法正确,一般小孩也可如诗钧般变成神童。”
沈父郑重地提醒家长,要留意子女的专注力,小朋友集中精神两三个小时做一件事是很困难的。换言之,如果小朋友特别专注某方面,他就可能有这方面的天才。另一秘诀是放弃优裕的物质生活,沈父说:“成绩好免不了要放弃物质生活,如看电视及打游戏机,否则成绩没办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