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3|回复: 0

我们需要正视的中国目前的一些现状。(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2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东西也许只有真正走出我们天天生活的环境才能看的清楚。

 

移居美国后再回头看中国,我的真实经历

  henrysong

  下面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在心中积蓄很久了,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两个月.
一直难以下笔,实在是因为自己也是被骂者的同类,损敌一千,自伤八百.无奈最后
水满自溢, 还是忍不住从脑子里破堤而出,落在了笔端.把草稿拿给几个朋友看,
有的说好,中肯;也有的说我太刻薄,伤人.也有的说:你找死啊?写这样的东西!就
让我心里特犹豫,要不要发出来啊?最后就借着点酒,贴了.酒壮SONG_二声(这个字
的中文到底怎么写啊?字典里查不出来)人胆,一点不假.只是脑子里一直闪现着儿
时看过的一场电影,里面的主角对着步话机大声喊:向我开炮! 这几句话算是前言
吧!

  到中国旅游,本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尤其带着儿子,让他们从小能够切身
体会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到各个历史景点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传承,真是胜过书
本上一万个对长城,故宫,兵马佣介绍的文字与图片.

  只是,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在让儿子去感受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的同时,
也无可避免地会让他们目睹着当今中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丑行,弄得儿子常常向我
提一些令我尴尬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譬如,为什么街上的气车从来不让行人?为
什么到处都那么脏,大家随便往地上扔东西? 为什么人们那么粗鲁没有礼貌?为什
么又脏又臭的厕所门口总会有人收钱?为什么人们讲话那么大声好象在吵架?为什
么那么多的人不分场合在哪里都抽烟?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总有那么多的人扑过
来非要卖东西给你而且缠着不走?其实答案不是没有,只是我不想说,因为我不愿
意让他们在心中种下太多对中国负面的印象,尽管我知道我的努力最终可能仍会
是徒劳.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带他们往中国跑了,目的是趁他们年纪还小,还
能够对我们的安排没有提出异议时,让他们尽早地习惯中国的状况.因为我们看到
周围很多的朋友,等到孩子十几岁了,认为懂事了,有理解能力,能够吸收一路的所
见所闻了,于是带着去中国,满怀期望地想让孩子去感受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去了
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根,而结果却往往是趁兴而去,扫兴而归.最典型的效果就是,
回来后孩子们做总结一般地对父母说:那就是你们出生长大的地方啊!语气中带着
明显的失望与不屑,并拒绝以后再去.这个时候,弄得做父母的一只手伸了起来,不
知道是应该抽孩子的嘴巴,还是往自己脸上煽.

  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世界都有目共睹.譬如说上海,几个月不去,
就会展现出一片崭新的市容.记得95年去上海,当空中小姐宣布我们已经飞临上海
的天空时,我从飞机上向下望去,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当我的兄弟接上我, 穿过
无灯的黑暗,驱车行驶在上海市区那坑坑凹凹高低不平,恨不得能把肠子都颠腾出
来的的街道上时,夜色之中,我看到的上海完全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建筑工地, 道路
两旁以至绵延到天边的全是高耸入云的脚手架印在空中的影子;几年后再去上海,
夜幕之下,我发现它已经完全成了灯火通明,高楼成群的花花世界了,比纽约还要
气势!当我一次从上海绕道香港回到美国,向太太描绘这这个崭新的世界时,太太
凭着她八十年代的记忆,完全没有能力接受,这个在她嘴里一直是个”破上海”的
地方都快比她的香港还要繁华了.当然,如果我要是告诉她,上海外滩旁边的停车
场里帮司机寻找车位的老头,身上的西服与领带比微软总裁比尔.盖兹穿得还要正
式气派,那还不如告诉她,我从上海到香港其实是脚踏着阿拉伯人的地毯而不是买
票坐的飞机 ,所以我没有提起.

  遗憾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相应地带来社
会道德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口号之所以如此响亮地提出,也同样响亮地说明,这个
社会多么缺少和谐.

  这几年往中国跑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以我个人的经历所总结出来的这个社会
的状况让我实在不敢恭维.这个社会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尊敬,缺少人与人之
间的起码的信任,更缺少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平等相处的观念.古人曾说:仓廪实
而知礼节.看着如今的中国社会, 我只能说,我们的古人太天真善良了.

  在中国,我每每看到公司里的主管面对下属,如何以在美国完全可以被视为人
身攻击的方式进行训斥和辱骂,而同一个下属当他/她点头哈腰地承受了上司如此
的辱骂之后,转过身去便将同样的待遇抛给他/她的下属;而在街头上,则更不用说
了.我在北京中关村,曾目击过一个警察如何象流氓一样欺辱讹诈一个骑板车的民
工,而这个民工却自始至终满脸谗笑不敢回一句话;也在浙江义乌的火车站,看到
另一个骑板车的民工如何凶蛮地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抽一个应该是比他地位更
底的刚进城的乡下人耳光.

  我有时与朋友开玩笑道:中国是一个从上往下煽耳光,从下往上磕头的社会,
这个社会里人们没有平等,据说已经消灭了阶级,但却充满了无数等级森严贵贱分
明的阶层.

  为了不用磕头而可以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4 19:41 , Processed in 0.01238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