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6|回复: 0

听琵琶大师讲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琵琶大师讲故事

听琵琶大师讲故事
--------------------------------------------------------------------------------
2003年06月01日??来源:新华网??





提到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教育家林石城,相信圈内人士和众多琵琶爱好者都会众口一词地说道:“他可是当今中国琵琶界的泰斗级人物!”称林石城老先生为“国乐泰斗”,真是名副其实。林老先生虽已80高龄,但依然活跃在国内外舞台和教学第一线。他多次应邀到国外及香港、台湾地区举办音乐会,其精湛的技艺令众多外国友人拍案叫绝。在国内,林先生从事大量的琵琶考级和教学工作,如今已桃李满天下,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就出自林先生门下。作为浦东派琵琶正宗嫡传的唯一代表,林石城深得浦东琵琶技艺的真传,耄耋之年仍能将琵琶演奏的出神入化,实属难得。


此次,北京音乐厅特别邀请林石城先生参加“打开音乐之门2001暑期音乐夏令营”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欣赏当今国内琵琶权威的演奏,了解、喜爱这门国粹艺术。

我国的琵琶流派主要有浦东派、平湖派、无锡派、崇明派和汪派。其中汪派产生于近代,是浦东派的一个分支。浦东琵琶之所以能得到中外琵琶爱好者的推崇,在于其演奏技法的高深。一位师傅往往收几个学生,但真正能全面继承师傅演奏技艺的学生却只有一人,于是形成了浦东派琵琶总是代代单传的局面。这其中的奥妙在于浦东派琵琶不仅需要演奏者刻苦的训练,还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对琵琶传统曲目的深刻理解。林先生告诉我,在旧社会,艺人没有社会地位,所以不能把琵琶演奏作为职业,也不能用它来维持生计。于是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湖派的琵琶大师都是秀才出身,崇明派当中不少人是画家,而浦东派则靠行医为业。林先生就是出身中医世家,年轻时又学习西医,曾经在浦东一带开办过自己的私人诊所,是当地有名的甲级医生,著名翻译家傅雷、著名画家刘海粟都曾经他妙手治愈。在当时,像秀才、画家、医生都属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而像林石城先生这样对中西医都很精通,又对琵琶如此酷爱,实在是浦东琵琶传人的绝佳人选。也正是林先生对琵琶这门国乐艺术的执着,促使他毅然放弃了做一名医生的最初志向,选择了琵琶演奏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

关于林石城和浦东琵琶的故事实在太多。8月16日晚,林石城将携弟子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国乐泰斗林石城琵琶名曲讲解与演奏会》,届时,林老先生将亲自登台讲述浦东琵琶的传奇故事,展示浦东琵琶的精湛技艺。

   林石城

林石城(1922~),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上海南汇人。自13岁随父学习二胡、三弦、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后拜浦东派琵琶大师沈浩初为师,技艺逐渐成熟。1956年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为民乐戏教授,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琵琶教育生涯。曾整理和编写了浦东派琵琶的《养正轩琵琶谱》(1983)、《鞠士林琵琶谱》(1984),并擅长演奏《思春》、《夕阳箫鼓》、《青海拿天鹅》、《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浦东派的代表性乐曲。他还改编、移植和创作了一批琵琶曲目,有根据江南丝竹改编的《三六》、《行街四合》、《中花老六板》;根据古筝移植的《出水莲》、《高山流水》、《陈杏元和番》;根据古曲整理的《苏武牧羊》、《青莲乐府》、《汉宫秋月》;移植自民间乐曲和民歌的《龙船》、《迎春舞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了《青春舞曲》、《歌唱大丰收》、《豪情奔放》等乐曲。编著有《琵琶演奏法》(1959)、《琵琶曲谱》(1959)、《工尺谱常识》(1960)、《琵琶三十课》、《琵琶教学法》(1989)等琵琶教学论著。发表有《一份珍贵的琵琶古谱〈高和江东〉》、《浦东琵琶初探》、《试谈阿炳三首琵琶曲的演奏艺术》等大量论文。长期以来,他还和中央音乐学院、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厂合作,对旧有的琵琶的的背料长度、音箱形态、横档位置、面板厚度、复手材料及金属弦的鉴定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教四十年,培养了刘德海、叶绪然、吴俊生、李光祖、潘亚伯等一大批当今琵琶界的中间力量,成为我国现、当代琵琶界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
中国网 2003年11月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6-16 09:54 , Processed in 0.018020 second(s), 17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