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u-yingliang 于 2015-5-18 14:32 编辑
州人民医院下乡医疗队员帮助大姚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穿支皮瓣移植术
家住大姚县新街夏家坝的村民张国林,一生辛劳勤奋、乐观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简单,但也却安逸充实。然而2013年的一天,原本平静的生活开始被打破,在一次意外的创伤中,右侧小腿胫骨前侧面的皮肤软组织广泛受损撕脱、坏死,巨大的创面伴随着渗出、并且逐渐扩大,流脓淌水的日子让他备受煎熬,多方寻医未果。
2005年1月始,卫计委万名医师支援项目楚雄州人民医院支援队伍派驻大姚县人民医院。3月2日,患者张国林在其兄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大姚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楚雄州医院对口支援医疗队队长刘应良、大姚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主任鲁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分析。经检查,患者右胫前见一约7cm×6cm创面,基底无健康肉芽组织生长,周围皮肤大量色素沉着及质地性状改变。经刘应良医师会诊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右胫前慢性伤口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恶变不排。
慢性伤口历来是外科学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修复困难、治愈率低,很多患者因无法治愈而终年带病生存,而长期的慢性溃疡,部分创面将导致癌变,无论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每年用于慢性伤口的维持护理费用就高达130~150亿美元,一例慢性伤口的治疗费用就高达7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43万余元)。
经全科会诊讨论,决定采取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60岁,年龄偏大,大量皮肤血管开始退化,后经过精细的探查,在小腿后外侧肌间隔外踝后上约11cm平面探及1根直径0.4mm穿动脉及2根直径约0.2mm的伴行穿静脉,及其纤细,稍有不慎损伤血管就将导致移植失败,不仅原来的创面没有治愈,又会导致新增加的创面损伤,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手术风险大、难度高。
刘应良和鲁楠医师率领的手术团队于3月6日对患者进行了手术, 经对创面彻底扩创,将边缘不良组织送病理检查排除癌变;扩创后创面大小约8cm×8cm,术中以该高位穿支血管蒂成功切取约9.6cm×9.6cm腓动脉外踝后上穿支皮瓣,顺利修复胫前创面;皮瓣供区采取全厚皮肤游离移植修复。历经持续近4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经复杂规范的术后治疗及密切观察,未出现任何血循环危象,皮瓣及植皮完全成活,全部创面完全愈合,外观良好,手术完全成功,成功修复了给患者带来多年痛苦的顽疾。“手术前我是痛得夜不能寐,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个踏实觉了,真的感谢医生高超的医术啊!”术后,患者欣喜地说。3月17日,张国林带着康复的喜悦顺利出院。 
据楚雄州骨科论坛(Chuxiong Orthopaedics Organization , COO)负责人、楚雄州皮瓣外科带头人刘应良医师介绍,穿支皮瓣属于骨科中皮瓣外科方向的前沿技术及热点研究领域,外科医师完全可以“需要什么、切取什么、修复什么”,不损伤主干血管及神经、不牺牲足部感觉功能。被称为皮瓣外科的自由王国,具有“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损伤小”的优点,使得皮瓣外科进入了“超级显微外科”时代。但是,同时也对术者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更高技术要求,术者需要对极为纤细的穿支血管进行探查解剖和游离追踪。目前楚雄州内能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仅楚雄州人民医院骨一科。大姚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皮瓣移植术,在省内各地州级医院、县级医院等均属于领先水平,降低了转院率,为患者节约了巨额的医疗费用。刘应良医师表示,在皮瓣外科方面楚雄州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COO手术团队也将就皮瓣外科手术对我院进行长期的支持与协作,总体预期目标是要让楚雄州所有的基层医院,都能开展皮瓣移植术,使得患者可以在当地就能通过低廉的费用获得最大限度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远离“看病难、看病贵”的担忧,为更多的病痛患者重建健康之完美!
(大姚县人民医院: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