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24|回复: 1

中性之美[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5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狗年趣事多。先是一部《藏獒》让人称道,接着人们新年祝福互道“旺旺旺”。种种迹象表明:弃凶猛,取温和,即使哈巴狗之类也不讨人嫌了。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躬逢狗年,人们更没有一点鄙视狗的意思。当然,借狗喻人,那是敬祝吉祥如意,或者恭贺发财之愿。不过,无论什么狗,一定要听话。相反,桀骜不驯总是让人头疼。
    社会变了,从观念起。除夕,与后生看春晚。屏幕上,先林俊杰,后李宇春,座中年长者嘀咕:台上唱歌的,怎么看不出是男是女?继而年轻人就反驳:懂吗?现在流行中性美。
        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中性,这是历史的回归吗?盘古开天,人就是与自然斗。战争年代,兵戎相见,更无话可说。然而到了和平岁月,纵使骁勇善战之猛士,秉性也得改一改了。试举《亮剑》中李云龙为例,解放后,他上街路见不平,本来是劝架者差点成了打架者。中性,莫非自古皆然?老子“高者抑之,低者举之”,取中间意;孔子“中庸”,本意不偏不倚,应该是很讲原则的,后来演绎为调和折中,还变成待人处世的一种态度了。
        我由此揣测,崇尚中性美,是否荧屏上美女太多太滥之故?以致有幽默感的丑角偶然登台亮相,便让人耳目一新。美与丑,是一对矛盾,年轻一代觉得我们这样太累,他们就是比我们聪明,来个中性,内涵没丢,外延却要宽泛得多。值得说明的是,我在此并非无原则地讨好下一代,但确确实实我们也要反省自己,存在就是合理,至少也有原因。
        扯远了,说了太多人的事情,也该说说狗的问题了。毕竟是狗年嘛!往昔,狗的名声是不好听多于好听的。从鲁迅提出“资本家的乏走狗”以后,狗作为贬义词给人的印象根深蒂固。还有电影中,坏人牵着狼狗扑咬好人的血淋淋场面,更是过目难忘。如果再溯源而上,《左传》里的晋灵公“嗾夫獒焉”,残害忠臣,逼得良相赵盾大呼:“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但是,狗像人一样,也有好坏之分。义犬救主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看家护院的想必也是劳苦功高,对着主子摇尾乞欢的哈巴狗也更有人爱。平心而论,除了疯狗狂犬,狗更多地有着温柔一面。
        长期以来,哈巴狗讨人嫌,但它不讨主子嫌。别管哈巴狗对东家怎样谄媚,只要它不伤害别人,旁观者是大可不必看不顺眼的。否则,真有些狗抓耗子的味道了。其实,无论狗,抑或人,我们还是那句古话:“责己重以周,待人宽以约。”宽容,这也是一种成熟的中性美吧?!
         □朱全弟(作者系上海作协会员、《新民晚报》资深记者)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好象是南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4 14:15 , Processed in 0.01191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