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你是读书的料,再不要迷恋跳舞,去做什么舞者了!”班主任老师很为金星的聪明折服。
倏忽间事情发生了转机,也许是“赢”的机缘早已等在那里。
返校的第二天,传出一个被选中的男孩去不了歌舞团了,原因是要随父母迁居北京。
宋老师和金老师力举金星。歌舞团团长看在两位颇有业务根基的老师的面子上,同意金星补入。
宋老师原本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教师,是“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格局,才到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任职的;金老师是朝鲜族,是拿国家全额奖学金赴苏联留学的舞蹈专家。他们的一再举荐,说明金星确非等闲之辈,即使是团长也不再小觑金星了。
然而,母亲坚决反对金星放弃学业,去参军从艺。她对前来劝说的宋老师和金老师说:“对不起,俺们金星不能学跳舞,将来他还要上清华、北大呢!”
父亲虽然也不赞成小小的孩子放下学业转学跳舞,但话语没有母亲那么直接,只是说:“再商量吧,谢谢两位老师为孩子这么费心。”
姐姐不再发表意见,她觉得这个弟弟看着像个女孩儿似的,其实拗得很呢。
金星宣布:“除非同意我去歌舞团,不然就再不吃饭也不上学了。”
他向全家人发表了威胁性的宣言后,喝了一碗白开水,转身回屋把房门关上,再不理人。
整整两天,他不吃饭不上学,开始了绝食请命,大有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势头。
先是父亲动摇了。他开始和母亲商量:“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要不就同意了吧,部队上要求严格,孩子也会受到锻炼……。”
母亲只是摇头和流泪。谁会得把9岁的孩子扔到军队去锻炼?即使不是为求前程,不上名牌大学,这么小就离家过军队的生活也让人牵肠挂肚啊!
“星儿,军队是严格的,歌舞团也是军队编制,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军人是不讲自由的,别以为只是跳跳舞,可不像在家里这样舒服呀!你受得了吗?”父亲是想劝阻他。
“爸爸,我保证受得了!”金星眼前一亮,觉得有门儿。
“你敢写保证书吗?保证你遇到任何困难也不退缩,坚持到底吗?”父亲等于站到了金星一边。
“敢!我马上就写!”金星从床上雀跃而起,转瞬间已坐到写字台前。
母亲想阻止,却感到力不从心,躲到一边偷偷落泪。
3页纸的保证书,写了3份,一份交给父亲,一份留给自己,一份交歌舞团。
金星的心在雀跃——第一仗就算胜利,开局是赢。“哇哈!万岁!”他在内心欢呼着。
轮到母亲不吃不睡了,只是不像金星那样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实实在在的吃不下睡不着。她辗转于床第之上,觉得心痛:这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