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折翼之痛
——儿童手足外伤手术系列专题(持续更新)
llc1415、sky26399333 、杰浪子、手恋刀
前言
如果说儿童是飞翔的小鸟,那么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那蔚蓝纯净的天空,他们那稚嫩的双手便如同他们的翅膀,好奇得伸向天空中每个能够到达的角落,他们不知道在身边的世界里还潜伏着太多的危险和伤害,随时可以斩断他们的翅膀,蹂躏他们的身躯,伤害他们的心灵,毁灭他们飞翔的梦想。
儿童受伤的比例有多高,没有人做过全面的统计,但从我们科的住院情况来看可见一斑,本人做过几次统计,在床14岁以下儿童比例为5%-10%,当中2岁至6岁占到80%以上,我们收治的主要是以四肢创伤为主,还有其它更多的创伤、烧伤等等,我们所能看到的,均是血淋淋的意外伤害,是否还有更多看不到故意伤害、虐待?
我们看到的受伤儿童大部分有个共同的称呼叫“留守儿童”,医院急诊科里常看到这么一个情景,两个(有时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焦急而茫然的抱着一个肢体血肉模糊的小孩子向医生求救,他们有的一辈子没进过医院,没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手足无措,各种心态参夹,内疚、伤心、无助…声泪俱下,反复的求医生:你们一定要把我的孙子治好。这些受伤的儿童,有些不失孩童的单纯,哭喊与挣扎着,这是他们本能的呐喊与反抗,不在于听不听话。相反有些儿童在肢体受到严重伤害后反而悄无声息,没有哭闹,也没有呐喊,“冷静”的让人心痛,只有表明他们因为疼痛而发出的“咿咿”声,也许这是他们无法压抑而逸出的悲痛,而这却被很多爷爷奶奶认为是听话和懂事,也许他们没有哭喊是可以向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索取爱怜的概念,平时就知道哭喊不会得到任何的回报,反而有可能是责骂,他们被过早的注入了“坚强”的性格,在查房的时候,常常发现他们表情“冷酷”,眉头紧锁,不与你交流。
为什么儿童手足外伤的比例这么高?不知有没有相关的调查。在问起受伤原因的时候,很多监护人总是无法回答具体的受伤过程,因为他们都没在现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部分儿童是在家里受伤,机器、门框、刀具…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三个东西,有自伤,有大人误伤,链条绞伤有很高的比例,不知道家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链条。严重的损伤,一般是在户外,车辆辗压、大型机器。机械是第一致伤因素。
为何受伤儿童的年龄集中在2岁~6岁之间?我觉得这是一个空档期,2岁之内的儿童没有自理能力,往往能够被较好的照顾,而6岁之后已有初步的防范风险意识,一般也已正常上学,学校有统一的管理,不容易受伤。而在2岁~6岁之间,正处在能够行走、对外界充满好奇却又疏于看护的时期,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家里,因而这也是他们主要的受伤场所,有时他们也跟随大人去工地上或工厂,在大人无暇顾及的时候,把手伸进机器、皮带、搅拌机…
稍大些的孩子,还有一个比较高的致伤原因----摩托车。摩托车绝对是各种交通事故中的万恶之首。这里讲的并不是交通事故,而是一类特有的损伤,坐摩托车后座时脚后跟被绞入车轮,只要一看到脚后跟那极其相似的皮肤磨损、跟腱断裂、胫后动脉神经断裂、跟骨破坏,十有八九便是那万恶的摩托车后轮。
烟花爆竹爆炸伤是过年期间儿童受伤的又一高发因素,这种损伤,很多情况下损伤很严重,因此而截肢是每个春节期间都有的事,就算不截肢,截掉一两个指头也经常不可避免,伤好之后遗留的广泛疤痕还会影响后期的发育,并会因为残疾而给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有无办法避免这些意外伤害,使这些天真的小鸟免遭折翼之痛,在他的世界里无忧的翱翔?避免这些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这些危险的刀具、烟花爆竹、摩托车、绞肉机、榨花机…各种叫不出名的机器。受伤后到专业的手足外科进行专业的治疗,尽可能保全肢体,减少伤残,若术后功能不佳可考虑后期整形重建,注意患儿受伤后的心理疏导,不要责备,此时最亲近人的安抚是让他们重获安全感的最佳良药。
如小鸟般快乐的儿童,给这繁杂的世界注入了生命和活力,在外奔波的父母们,别忘了去守护给你们带来梦想和快乐的小天使们,去守护他们稚嫩的身躯和翅膀,隔离他们起飞路上的伤害和梦魇,还他们一个结实丰满的翅膀和一片蔚蓝纯净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