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8|回复: 11

奋斗的诗篇 奉献的赞歌——读《流动的乐章——复旦大学博士后风采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3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动的乐章———复旦大学博士后风采录》是一本向复旦大学百年华诞及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二十周年的献礼之作。虽然书中采撷的只是49位复旦大学博士后的事迹,但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整个复旦大学博士后群体的风采。
  
  《流动的乐章》首先是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史。自古以来,勤勉、向上、不畏艰难就被公认为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写照。如今,这些品格在这些博士后身上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在《流动的乐章》中,我们认识了姜波克教授,他初中仅读了二年,便进入皖南山区一家军工厂工作,几年之后有幸考入复旦大学,生命轨迹从此发生改变。我们认识了朱永新教授,他“高中毕业,便开始了一段‘做苦力’的日子 ——— 到建筑工地上和泥搬砖,在乡镇小厂里灌制沙模”。我们还认识了郑春泉教授,他在考入大学之前经历了六年的艰苦劳动生活,“当过临时工,后来插队到农村,前途一度茫茫”。这些后来在各自领域里有着卓越成就、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都曾“苦”“心志”,“劳”“筋骨”,饱受人生的砺练。当时代赋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向科学顶峰登攀时,他们又毅然接受了灯下苦读的枯燥与寂寞、遭遇研究瓶颈时的迷茫与郁悒。正如该书主编之一顾云深在《后记》中所言:“他们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研究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珍惜,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默默地激励着我们……”
  
  《流动的乐章》又是一首师恩的赞歌。每每提及导师,这些博士后的话语之间,无不流露出对自己恩师的无限感激和敬重之情。如中国金融数学的开创者彭实戈教授和他的导师就演绎了一段现代伯乐识千里马的动人故事。彭实戈原来学的是物理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一篇数学研究论文被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教授看到,张教授立即被这篇论文吸引,认为“其观点之新奇,结果之新颖,让人掩拳击掌”。后来,二人见了面。没想到,“这次见面却改变了彭实戈一生的命运,更没有料到,这匹千里马从此进入了数学领域,一发而不可收”。现在,彭实戈已经是我国金融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了。类似的佳话还流传在许多博士后身上,《流动的乐章》同时也记录着这些导师们的事迹,让世人永远感念他们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文化繁荣所作出的无私奉献。
  
  《流动的乐章》还是一曲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咏叹调。中国博士后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建议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的,至今已有20年。它是中国借鉴国外培养优秀人才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一项吸引、培养和使用年轻高级人才的制度。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招收了全国首位进站博士后。20年来,复旦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5月,复旦大学累计招收进站博士后1220人。
  
  所谓“时势造英雄”。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第一个受益者洪志良教授,“总不忘提及,正值他博士毕业之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发行,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正是在祖国经济建设和科研事业辉煌前景的召唤下,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投入谢希德教授门下,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因此,他深深体会到时代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也感谢祖国和母校对他的培养”。
  
  受益于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当然不止洪教授一人,复旦大学千余名博士后也只是冰山之一角。然而,从这“冰山一角”,我们却可窥见这一制度在培养高级人才、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及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了多么巨大的作用。“博士后制度的建立,为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科研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许多亟待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机动灵活、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组织机制”,“促进知识创新和高层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当然,只有好的制度还远远不足以培养出如此众多的社会精英。制度是前提,而管理是保障。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发挥好制度的优越性。复旦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卓有成效,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复旦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顾美娟在《复旦大学博士后工作二十年回顾》一文中,指出复旦大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博士后工作管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制;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建立交流、合作、自律的自我管理模式;博士后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这种回顾和总结不仅对复旦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国博士后制度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流动的乐章》编纂的初衷或许只是为了展现复旦大学博士后的风采,“表达千余名博士后的心声,为学校百年大庆和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年献上博士后们一份最真挚的礼物”。但显然此书的意义不止于此,还在于让更多人认识博士后制度,让世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博士后群体在为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忘我奋斗着。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转贴,刚刚漏了

书还没到我的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比你这种“拾破烂”的泼皮强100亿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列风公公吉祥!!哈哈哈哈后^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0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书中的一句话我突然很伤心。虽然早知道。但心理上实在接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5 0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那句话?

是看了那句话让你伤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3页第一句第11个字,我觉得我是一个多余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6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个很优秀的人

你是个很优秀的人,我们大家都需要你,你怎么会是一个多余的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和妻子、女儿一起回到了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4 01:03 , Processed in 0.0135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