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36|回复: 8

鲜为人知的丑陋:郭沫若一生中所抛弃的女人们 震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张琼华、(1890—1980 )1912年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无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恋爱同居,后被抛弃,五个子女。解放后由中国政府安置,副部长级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国政协委员,直到病逝止。再就是于立群,(1916—1976)被称为 “抗战夫人”,1938年初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 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张琼华

另外,他还有婚外情人三五个:彭漪兰(安琳),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和)命伴侣”,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后被抛弃,下落不明;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被抛弃后自杀;黄定慧(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和) 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妓女×××等,姓名不详,只知太过多情,将性病传染给了郭沫若,并殃及安娜。(《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1988)


点击查看原图

佐藤富子(安娜)

安娜的五个子女是: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儿淑子,四儿志鸿。他们学有专长,均有所成。

于立群的六个子女: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最小的一个儿子名不见经传。其中三儿子民英在“文革”中自杀,二儿子世英于196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被殴打致死。


点击查看原图

于立群与郭沫若一家


点击查看原图

于立群与郭沫若一家

这两家儿女之间不相往来。郭沫若这十一个后辈中,除女儿郭平英任北京郭故居纪念馆副馆长,沾点文史的边儿外,无人继承父业。他们,特别是安娜的子女,对郭沫若也不亲近,也不敬重,更无感情。二儿子郭博曾在记者面前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这一意见,语惊四座,值得郭研界关注,郭沫若的确在家庭婚恋问题上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毛病。先看郭沫若与情人于立忱之间的问题。

于立忱原籍广西,是民初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随父在天津求学,后为《大公报》记者,约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到东京即与早已相识的郭沫若来往,过从甚密。1937年5月在上海突然自杀。对于她的自杀,几十年中间一直是个谜,有的人只是这样猜测:于立忱之死是因为她参加东京游行示威,高喊反日口号,被日方驱逐,回国后又受到《大公报》主编张季鸾的纠缠,无法摆脱,加之身患重病,绝望之余,寻了短见。

其实,这一说法纯系捕风捉影,或故意为郭沫若掩饰。究竟真象如何,请让在北伐时期就深知郭的女作家谢冰莹向我们详细揭示这个谜底:

这是半个世纪前一个令人同情立忱、痛恨文丑郭沫若的真实故事。

发表于 2005-9-2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的风流  大家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的人品真是很差,他在用情的不专虽然可恨,但不如他对所弃妻儿的绝情更可恨。

他性格中的懦弱、没有责任心以及投机性,加上他的小聪明和处世圆滑,决定了他成为感情上的陈世美,政治上的墙头草。五四运动以后到新中国的成立这段时间是新文化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阶段,郭沫若投机其中,嫣然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排头兵,不过他的左右摇摆不定也是众所周知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治局面他就会倒向不同的一边,但是值得佩服的是他在国民政府和共产党那里都很讨好,这也是个大本事。解放后共产党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力掩盖他在那个时期的表现,当然这也是共产党常做的事。

大家都拜读过郭沫若的所谓现代诗,他称为新体诗,我感觉是一堆垃圾。他的所谓创新和创作是不折不扣的投机行为。中国的古体诗词都是唱出来的,尤其是各种词牌,但是这些韵律到解放后都已经失传,就是说全国没有人会唱了,这时候郭沫若又站出来了,成为全中国唯一一个会诵唱词牌的人。

郭沫若的一生告诉我们,他的成功是个政治现象,是他个人不择手段的努力结果,与学术无关,他更称不上是个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拜读过郭沫若的所谓现代诗,他称为新体诗,我感觉是一堆垃圾
是很糟糕~~
他本人朗诵的诗,使人听后起鸡皮疙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2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郭老先生,您到底得罪了谁?
人非圣贤,孰能无故。
记得好的,忘掉坏的,不好吗?
宽容也是一种豁达,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2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楼上邻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是如此刻薄,那世人又将如何评价徐志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4 00:34 , Processed in 0.0234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