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6|回复: 0

神话的破灭--真相毛泽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3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 泽 东 的 人 生 境 界(上)

                 

       天下知道毛泽东的人多,但知道毛泽东是何种人生境界的人,似乎不是很多。或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偶有窥探,却怯然止步,故未能从根本上解读这位东方之子。


       中国传统文化,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文化,经史百家,艺文子集,无不描摹人生境界。先有人生,后有事业,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事业。毛泽东作为一个驾御中国历史的大师,他的学问与业绩,同样是他人生境界的产物。而想要对他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首先得步入他的人生之境。

             第一节 外柔内刚、儒雅风范 —— 孔孟的学子

       毛泽东的学问,大部分都来自孔孟,虽然他在晚年成了批判孔孟的导师和旗手,但儒家文化的精髓,一直潜伏在毛泽东的血液之中。
       如果从遗传因子的角度来看的话,毛泽东的身上无疑也有先人的痕迹。从其古祖周文王第八子——古毛国毛伯郑伊始,到宋代的毛喜、元代的毛太华、明清的毛有庆、毛正明等,均为朝廷显贵。宋代的毛澄、明代的毛文锡、毛文晏、毛澄,清代的毛奇龄等,更是名重一时的文章大家,而曾国藩的部分家书,一直被抄写悬挂在毛氏宗祠金匾上,可以说,毛氏的血脉源远流长吧。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个善于经营的农民,虽然没读什么书,却极有商业运作的能力,成为了韶山冲少有的富农。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境,为毛泽东童年的求学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物质基础,而不需要象其他农家子弟一样,在泥水之中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大约是在1902年开始吧,毛泽东就被父亲送到附近的私塾学习,直到1910年夏季。除了1906年至1909年停学在家外,毛泽东共读了六年私塾。那时,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就是孔孟文章,例如《论语》、《孟子》、《诗经》、《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汉书》、《左传》和《康熙字典》等等。这些书几乎浓缩了几千年中国封建文化,毛泽东博闻强记的结果,首先是为他一生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功底。在他后来的戒马生涯和政坛岁月里,他的文章和语言总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引经据典,为什么他给人的印象总是文绉绉的,根基就在于此。其次,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从经史艺文到诸子百家学说,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圣人,是它们共同的话题。诸如: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论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
        “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原道》
        “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王安石语录》
        “心,主宰之谓也。” 《朱子语录》
        “学者要大立志,才学方可为圣人。” 《朱子语录》
        “以圣贤之学,观圣贤之书;以天下之理,观天下之事。” 《朱子语录》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 《王阳明语》
        …………
        多种多样的人生境界,也就在毛泽东的朝夕诵记中潜移默化了他的心灵。当然,影响毛泽东性格,塑造毛泽东人生境界的,还有丰富的古典文学名著。象《精忠传》、《隋唐嘉话》、《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书中古侠们打富济贫的行为,梁山好汉们的造反精神,孙悟空的叛逆性格等,深受毛泽东的喜爱。三十年后,他同美国斯诺谈话时说,“我熟读经书,但不喜欢它们。我喜欢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毛说的是真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带头这样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6-8 15:57 , Processed in 0.024328 second(s), 17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