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7|回复: 1

一点历史真相,汉服是如何消亡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1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断处—回首旧时衣冠
            
一、汉民族服饰文化之断裂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自己的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其实,汉族不但有民族服装,而且,汉族的民族服装还非常有特色,其显著特点就是宽衣大袖。宽衣大袖、峨冠博带的服饰,加上蓄发、束发的传统,共同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也成为古典中国文明在外观上的重要象征。 汉族服饰,以下简称汉服,从传说中的上古、三代一直延续到“甲申之变”(164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但可悲的是,经历清王朝的统治,汉族也变成今日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1644年,“甲申之变”,清军入关,“定鼎燕京”。清王朝入关之后,继续推行“剃发易服”令,以武力严令汉族人民按照满族的习俗剃发易服,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在此之前,辽东汉民早已深受剃头之荼。清统治者以剃发、留辫当成是归顺清廷的标志,“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而蓄发、束发则成为汉人捍卫民族文化千秋祖业的象征。“一旦持剪刀 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清统治者推行的剃发易服令,遭到汉族人民的激烈反对,纷纷挺身进行斗争,清廷随之遣兵,进行残酷.,“嘉定三屠” 就是这么来的。之后,为缓和民族矛盾,清王朝采纳了明朝遗臣“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的建议,实行“十从十不从”的措施,规定: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一、“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旗人女子学梳“两把儿头”或“燕尾头”。(清代满人称旗人,汉人称民人,但旗人不完全等同满人,除满八旗之外,还有蒙、汉八旗,但不占主导。)汉女子还因此保留三寸金莲的陋习,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纷纷效仿,以之为美。  二、“生从死不从”:这条即“生降死不降” 活着时穿旗人服饰,死后则穿明代服装,人死入殓,还是用明朝的装束。  三、“阳从阴不从”:即“生从死不从”,阴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之类,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不从旗人习俗。  四、“官从隶不从”:当官老爷的,吃皇粮办官差,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的“红黑帽”打扮。  五、“老从少不从”:孩子年少,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旗人的规矩办。   六、“儒从而释道不从”: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 在家人必须改穿旗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汉式服装,因此和尚、道士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汉式服装。汉族服装由此变成和尚、道士的“制服”,甚至持续到现在。 七、“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从,戏子不从。戏台上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没法演。   八、“仕宦从婚姻不从”:即“男从女不从”,也是指服饰。比如男女婚嫁,新郎穿的是旗人的礼服,女子则依旧穿明朝的礼服,即所谓的“凤冠霞帔”。  九、“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明朝改满清,但官号照抄明代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等。   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满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跟汉语不同,清政府“钦定” 的“国语”是满语而非汉语,不过后来汉语还是占据了主导,连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汉文,说起汉语了。 这一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使某些汉族明代服饰得以保留,残留的汉族服饰,因为受到统治当局主流服饰的冲击,亦逐步“满化”。尽管如此,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和尚、道士和古装戏曲那里见到汉式服装的残迹。

清统治者的剃发、易服令是极其严厉的,任何按规定不剃发、不换装的人,无论他是谁,他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要么出家当和尚、道士,要么“生从死不从”:死后可以按照汉服的样式入殓。剃发令下,原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上书奏言:

“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贤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逢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 孔闻謤谨小慎微、言辞委婉的搬出孔子的大招牌,想抵挡一阵子,结果照样碰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生之时者,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

孔闻謤认为,“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华夏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帮” ,除无形的文化精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冠服!中原士人历来把衣冠服制的差别视为“华夷之辨”在外观上的重要标志。可见,清统治者表面是“尊孔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5-15 00:04 , Processed in 0.019335 second(s), 17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