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66|回复: 9

今天你买的西瓜爆炸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0 12: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喝奶有三聚氰胺、吃蔬菜有剧毒农药残留、吃肉有瘦肉精,现在吃水果也不安全了,西瓜发生了爆炸,又炸出了一个行业潜规则—西瓜BoB!!!原来是膨大剂惹的祸,以后我们还敢吃啥?催熟剂、膨大剂、防腐剂、增甜剂,剂剂让人心跳!这些激素类水果易使孩子性早熟,我国不少地方爆出三四岁男孩女孩出现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应该与此脱不了干系。

    近日来一则西瓜爆炸新闻把那些吃西瓜爱好者给炸傻了,据5月13日《扬子晚报》报道,连日来江苏镇江附近一些西瓜大棚里,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疯狂地炸裂开来,目前已有6000多斤西瓜爆裂村民称,据该村民爆言是使用了一“技术员”推销的“膨大剂”所致。西瓜爆炸炸得公众惊心肉跳,也炸出一地的疑问:谁来给我们提供安全的瓜果?对于那些提供无良技术的“技术员”又该如何惩罚?对于那些乱搞新技术的无良“科研人员”又该如何打击?我国的法律面对这些害人的东西,如何才能硬起来?

    各类膨大剂的作用原理一般是植物激素类物质,片面刺激细胞分析,从而脱离正常的生长规律,长得体大肥硕。其实种植业使用膨大剂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不过一直没有引起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包括弥猴桃、葡萄、草莓、西红柿、西瓜等等瓜果类都在偷偷地使用此类膨大剂生长剂,各类片面促进植物生长的各类激素蔬菜、水果早已在使用。有时一个瓜果从小到大,会用上十几类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生根素、抑制剂等几大类几十种,主要包括促发育成熟的赤霉素、使果长得大的膨大剂、催红的乙希利等,激素能增产20%以上。

    像长得像小馒头似的草莓,个头特大还有方有棱的猕猴桃,其实都是打了膨大剂,粉红色或连把都红了的荔枝,瓜子不成熟、味道不甜却通红的西瓜等等,多是施用了催熟剂。

    比如在弥猴桃业经常被偷偷使用的膨大剂为例,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简称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系那个一直推崇“高新”技术的米国--美国Sandoz公司最研发,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于1985年首先开发CPPU,但因CPPU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日本未将该产品在生产中使用。我国的研究人员却争先恐后引入,中国农科院果树所8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1992年农业部居然批准了该产品。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合物,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对人类的副作用也逐渐被发现。

    市场上的葡萄如果个头又大又圆,但口感差,一般也是加入了“催红剂”和“膨大剂”。催红剂学名叫“乙烯利”,可以让葡萄提早成熟,膨大剂可以让葡萄长得更大,在葡萄膨大剂中,氯吡脲的使用率最高。市场上的葡萄用没用这些激素只能通过肉眼去识别,如果葡萄颜色都是紫色的,没有青色,品尝口感差,就应该是“催红剂”惹的祸。葡萄园里如果葡萄杆很粗,很可能是用了“膨大剂”。

    乙烯利、氯吡脲等催熟膨大剂能够促进植物的无限成长,自然对人体也有副作用。只可惜的是,目前对这类产品的安全研究一直缺乏,只是有资料显示,长期食用这些膨大剂的产品,对人体肾脏有危害,对孕妇和婴幼儿造成的潜在危害会更大。激素类的瓜果易使孩子性早熟,在我国的济南、西安早就发现过有三四岁男孩女孩因吃早熟“激素瓜果”出现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在食物链中,瓜果等含有的过量激素在人体内富积,还可以通过怀孕妇女传给胎儿。

    但是,各类植物类激素滥用,在果内究竟有多少残留?没有人有研究,过量使用这些激素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也没有人去研究,能不能降解这些激素?还是不知道,目前此类早熟催大的瓜果与性早熟有何联系?都没有研究。

    西瓜爆炸,炸得我们心惊肉跳,但也让我们反思:瓜果虽然受了点损失,乱添加有害物质,活该!但对那类推销“膨大增甜剂”的“技术员”应该怎么惩罚?对那些乱引进各类有害“高新技术”的研究者又该如何惩罚?那些应该是主要的受益者,包括最早引进瘦肉精的无良研究人员,自己致富发了大财,但却让国家付出沉重的监管成本,消费者的健康也遭到很大的危害。如果让这些人员受到重重的惩罚,我国一直缺乏相关的法律法律,但必须要对此类人进行坚持打击,否则,以后不一定又搞出多少毒害人类的坏技术来。三聚氰胺被叫做“蛋白精”,一般的普通农民怎么知道这些东西能够用什么作用?所以必须对那些乱引进“新技术”的无良科研人员进行重重打击。不但把他们赚的黑心钱给吐出来,而且要受到重罚才行。

    对于那些在一线推销产品的“技术员”,更应该打击,应该是“毒贩”,所以也应该如惩罚毒贩一样地绳之以法!

    其实许多生长剂和抗生素都不应该使用,乙希利、避孕二号等催熟剂更应该禁止,但遗憾的是,目前监管部门因为监督难度大,几乎不作为。还是让我们自保吧,教一招,在瓜果市场,形状异常,外观色泽太美丽,味道差而平淡,一般都是被催熟剂、膨大剂、防腐剂搞出来了,要尽量少买少吃!

发表于 2011-6-10 1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啥能吃啊   比如到菜市买菜  看到小虫  或者菜被虫吃过  菜农会告诉你说  有虫是因为我没有打农药 鬼信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LZ,转载热点文章是好的.可能也一时无法分辨.我加注一下吧.植物膨大剂其实对人是无害的.无良记者和无知专家害人不浅.

另外,国家规定严禁使用的瘦肉精有五种.但并不是这五种都有全部有害的.如果不开放无害的瘦肉精,其行为本身是有害的.比如双汇使用的那种(或者其中一种,主要的那种,就是不检测的那种)就不是有害的.(盐酸克罗特罗是有害的).

至于哪一种?我不查了,请大家查一下,鼓励一下追求真知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2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膨大剂 “安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可是,多大的使用量方属正常?有人监管瓜农使用膨大剂的剂量吗?众所周知, “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三聚氰胺也是安全的,但 “三鹿”等奶粉却大大超出了正常的量。那么, “瓜裂裂”中的膨大剂有没有超量呢?



虽然专家的说法不同,但却透露了两个相同的事实:一是膨大剂在我国的使用已经很广泛。二是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自于日本,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批准。原以为膨大剂跟 “瘦肉精”一样是非法使用的,没想到它的使用是合法的;原以为使用膨大剂是个别瓜农的偶然之举,没想到它在我国的使用已经很广泛。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越来越大的草莓、樱桃以及茄子、青椒……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有了 “膨大剂”?实在是越想越让人担心!



相信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些问题:日本没有推广膨大剂是不是事实?如果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批准膨大剂的推广?说 “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的依据是什么?近年儿童性早熟等现象多发与膨大剂等激素类化学物质有没有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一定要有基于科学之上的权威结论。如果暂时还无法得出结论,那就不应该急于推广膨大剂,因为不能拿人们的生命健康做试验。



食品安全无小事。面对日益膨大的 “膨大剂”风波,有关部门及权威机构绝不能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wzf28 发表于 2011-6-11 10:52
LZ,转载热点文章是好的.可能也一时无法分辨.我加注一下吧.植物膨大剂其实对人是无害的.无良记者和无知专家 ...

追求真知,说说可以。谁能给出明确答案,是让质监局、卫生局老爷们来给答案?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们来出面澄清?他们说了就能排除你心中的疑惑了吗?公信力的缺失,水越搅越混。我们面临的是食品卫生行业标准的滞后,是个人信用的缺失,是道德底线的考验,是法制治国的尴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伊 发表于 2011-6-13 22:03
膨大剂 “安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可是,多大的使用量方属正常?有人监管瓜农使 ...

我们不应该为一些科学常识和语言表述理解方法而浪费力气."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这句本身就是懒得要死的专家的混话,这些专家可能也会说,馒头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是无害的.专家应该给出明确的数量,民众应该具备基本的理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月星空 发表于 2011-6-16 10:18
追求真知,说说可以。谁能给出明确答案,是让质监局、卫生局老爷们来给答案?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们来 ...

我不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要说的是在靠我们自己.说白了,骗子在什么人身上得手?有贪欲的傻瓜才会被骗.有人或说善良的人们被骗,"善"的幻想便是他的贪欲.

总而言之,持续学习,不停分辨,可能会有曲折,但会有更好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8: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自己好像有点不太现实,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自己监管,那这些相关部门不是没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19: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3 10:39 , Processed in 0.01844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