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宜肥 谭新东 卢仕良 周海强 吴文安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四外科,广州 510507
关键词: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
带蒂皮瓣以不需吻合血管,不需特殊设备,方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1]的优点在手外伤的修复中仍占有重要位置。近4年来本科收治手外伤急诊病人286例,现对其中用皮瓣修复并得到3~15个月随访的73例手术效果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年龄在6~52岁之间,平均26.4岁. 1.2 致伤原因 压轧伤36例;电锯伤17例;撕脱伤8例;热压伤5例;电烧伤3例;爆炸伤3例;劈裂伤1例.使用的皮瓣(管)种类有:胸腹部远位皮瓣(组)共41例,占56.2%,其中包括下腹部传统皮瓣15例,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14例,胸三角皮瓣12例.邻近皮瓣(组)32例,占43.8%,其中包括食指背动脉岛状皮瓣12例,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皮瓣4例,指背动脉皮瓣7例,指掌侧皮瓣4例,交指皮瓣3例,指背动脉逆行皮瓣2例. 1.3 手术效果评定 在参考手功能评定标准[2]基础上自行订了一个4项内容评分,4级评定手术效果的评分方案,即按创面封闭,形态效果,关节功能,皮肤感觉评分,满分10分,依积分高低评定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评级在“可”以上者均为手术成功,“差”者为手术失败,需重做手术见(表1)
表1 手外伤手术效果评分定级标准
|
创口闭合 |
形态恢复 |
关节活动 |
皮肤感觉 |
积分定级 |
评分 |
甲4 |
如常2 |
自如2 |
如常2 |
优9~10 |
标准 |
乙3 |
轻度缺陷1 |
部分受姐1 |
减退1 |
良7~8 |
|
|
|
活动度>50% |
|
可4~6 |
|
丙2 |
严惩缺陷0 |
严重受限0 |
缺失0 |
差<4 |
|
|
|
活动度<50% |
|
|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1.5 结果 远位皮瓣(管)修复手外伤41例中,优0例,良18例,可22例,差1例,优良18例,占43.3%,邻近皮瓣修复32例中,优28例,良4例,可0例,差0例,优良32例,占100%,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手术优良率统计学比较见表2表3.
表2 远位和临近皮瓣修复手外 伤病人住院时间比较 ( ±s)
|
例数 |
住院时间(t/h) |
远位皮瓣 |
41 |
25.2±3.4 |
邻近皮瓣 |
32 |
13.2±1.3 |
二组比较 P<0.01
表3 远位和临近皮瓣修复手外伤手术优良率比较
|
n |
优良(%) |
远位皮瓣 |
41 |
43.3(18/41) |
邻位皮瓣 |
32 |
100(32/33) |
二组比较(χ2=26.21) P<0.001
2 讨论
带蒂皮瓣在手外伤急诊修复术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由于其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的特点,近年又得到提倡和重视[3],随着显微解剖学的进展,目前已开发了十余种手部皮瓣,为手部创伤的修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组73例手外伤急诊修复效果分析显示,手部临近皮瓣由于质地相近,可带有皮神经,不需要吻合血管及长时间固定肢体,具有手术优良率高,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修复手部小面积创伤的理想选择.本组32例临近皮瓣修复无一例失败,优良率达100%,其住院时间,优良率与远位皮瓣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