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24|回复: 12

【皮瓣专题讨论之一:V--Y皮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6 0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开始,本论坛开始进行手外科常用皮瓣的专题讨论,每个皮瓣作为一个专题,请各位同道、前辈多多指导,踊跃发言!

本文以及手术照片是由署名为“nygnygnygnyg ”的整形科高手发表于丁香园生物医学论坛,在此仅借花献佛,深表谢意!

nygnygnygnyg 医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很受启发,茅塞顿开的感觉。

同时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参与讨论!谢谢!

改进的V-Y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诊,如合并有骨外露时,常需皮瓣转移进行治疗。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V-Y皮瓣转移术,但传统的V-Y皮瓣能够修复的创面大小有限,且术后的感觉恢复有时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我们根据皮瓣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此皮瓣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的V-Y皮瓣进行了对比,认为有其可取之处。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2例,均为指端皮肤软组织缺的病人。根据年龄、性别、不同手指、受伤的不同类型配比,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两组,其中改进组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2~54岁,平均34.3岁;拇指5例,食指4例,中指5例,环指2例;10例为挤压伤,6例为切割伤;缺损面积为1.2cmX0.8cm~1.7cmX1.1cm;均合并有指骨外露。传统组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3~56岁,平均36.4岁;拇指5例,食指5例,中指4例,环指1例;9例为挤压伤,7例为切割伤;缺损面积为1.1cmX0.5cm~1.5cmX0.8cm;亦均合并有指骨外露。术后随访三个月以追踪其感觉恢复情况。 
     

  2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实施,病人采用臂丛麻醉或指总神经阻滞麻醉。均用0.9%的生理盐水,3%双氧水和1/1000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进行清创。测量皮瓣需推进的距离及缺损面积。
2.1 传统组:指根部上止血带后,残断创面清创,指骨末端适当修平。设计切口:残端掌面创缘的适当宽度为底,向指掌侧皮肤设计V形切口。切口一侧切开深及骨膜,另一侧切开较浅,仅切开纤维隔浅层,残端创缘稍加剥离,滑行推进皮瓣呈Y形缝合。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松软敷料包扎,留窗以便观察血运。
2.2 改进组:切开前设计及缝合后处理同传统组。切开时两侧切口深度相同,均仅切开纤维隔浅层,切口外侧缘在此层次上向外剥离约3mm,皮瓣的尖端切开至骨膜,并切断两侧切口的皮下组织蒂约2mm。在骨膜上将皮瓣游离,形成一个双蒂皮瓣,向前推进并呈Y形缝合。
2.3 术后十天拆线,测定皮瓣的痛温觉及两点辨别距离(触觉)。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时再次测定其痛温觉及两点辨别距离(触觉)。
2.4 皮瓣推进距离对比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痛温觉及两点辨别距离因获随访结果不全,无法进行统计分析,仅列表进行比较。
     

  3结果
改进组皮瓣推进距离为0.8cm~1.1cm,平均为1.02±0.26cm ;传统组皮瓣推进距离为0.5cm~0.8cm,平均为0.74±0.28cm ;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改进组与传统组的痛温觉对比无明显差异。改进组两点辨别距离在拆线时为3.7mm~5.2mm,平均为4.21±0.91mm ;传统组为3.6mm~5.2mm,平均为4.34±0.84mm(n=16);改进组在一个月为4.30±0.45mm (8例获得随访)、三个月时4.17±0.58mm(仅有5例随访),传统组两点辨别距离在一个月时为4.22±0.67mm(6例获得随访),三个月时(仅3例获得随访)为4.26±0.72mm ,结果因随访例数有限,无法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1 改进组与传统组的皮瓣推进距离
改进

发表于 2005-3-12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思路很好,操作简单,有推广价值,只是适用这种方法的病人不会很多.要指端横断,挫伤轻,对挤压伤不大适用,对锐器切割伤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3 0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很好,有创新,但从手术图片上看似乎就象传统V-Y皮瓣.不知有没有更能说明问题的手术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1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指末节骨外露伤极多,只敷极效生肌散一次靠脓中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多种生长因子,不换药,115小时可临床痊愈.舍俭求繁,无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0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中医学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0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中医学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9 0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但一个不够可做两个v-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7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外科:指末节骨外露伤极多,只敷极效生肌散一次靠脓中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多种生长因子,不换药,115小时可临床痊愈.舍俭求繁,无知也.
此法即使可以愈合,但是指尖瘢痕不耐磨,影响功能啊。是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行拇指背侧的指神经的筋膜蒂皮瓣。行掌侧V-Y皮瓣术后局部疤痕,影响局部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7 14:32 , Processed in 0.01299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