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4|回复: 2

对待和鼓励病人的方法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2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大的前提是要对痊愈有坚定的信心
有些疾病是有完全痊愈的希望的,而有些疾病却不尽然。但对一个看护人员来说,不管病人的疾病有无痊愈的希望,都必须要让病人建立起一定会康复的信心。
如果看护者或家人不小心流露出绝望的念头或不安的情形,马上就会影响到病人的意志,使他再也鼓不起和病魔搏斗的勇气。
所以,牢固树立起棗“会痊愈的!一定可以治好的!”的信心,是病人和看护者在和病魔决斗时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话虽这样说,但是如果没有配合好,尽说一些激励的空话,反而会使病人增加心理负担或感到烦躁,复原的意念和耐心也就无法再持续下去。
如果是上了年纪的病人,只要把病房设置在让他可以随时看到孙子的地方,就是再好不过的无形的激励了。
相反地,如果一开始就有“反正是病人嘛,所以……”的心理,对病人总是敬而远之,这就不太好了。
体恤病人并好好地照顾他,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份情感如果表现得太过份时反而会招来相反的效果。所以有时不要对病人过分地呵护,才能使他更加的坚强。
例如,因为看到病人半身不遂,所以就寸步不离地守在床侧照顾他,一有什么事就彻头彻尾地替他做得好好的。总之,一点也不让他劳神费力。这种过于照顾的结果不但不好反而还会导致其他部分健康机能发生衰退的情形。
还有,如果太细心,老是一眼洞穿病人的心事,病人未开口就替他做好了他想做的事也不太好。“为他做某某事,他应该会很高兴吧!”“他一定会很希望我这样做的”……看护者能这么机灵确实令人欣慰,但是如果这种机灵过了头,反而会让病人觉得“受不了”,甚至出现“帮倒忙”的现象。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弊病棗就是看护者认为自己不想做的事,病人也是铁定不会要他做的。
所以,在和病人接触或在鼓励病人的时候,要看清该病人的症状和个性,不妨视情形跟他开个不在意的玩笑,或给他一点刺激。
虽然同样是病人,长期躺在床上或病情较严重的人,通常心情总是比较浮躁不安,看护者可以考虑使用下列的方法来照顾他。
①设定一个小目标
例如,想要麻痹比较严重的病人自己动手饮食,但是要他马上达到这种要求是不可能的。这时不妨可以和病人用讨论的方式订一个他大概也可以达成的计划,然后每天一点一点地实行。比如:病人能握住汤匙,吃一口食物逐渐累积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激起病人的希望,同时对看护者也可藉此观察出病人康复的情形。
②要以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态度来看护病人。
一个健康的人什么时候会倒下去,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所以在照顾病人时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今天我为人,明天人为我”,耐心地做好看护的工作。即使是遭受了一点挫折也要勇于领受,用始终如一的态度对待病人。
③要以照顾病人而不是对付疾病的心情从事护理工作。
看护者往往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的问题上,但是无论如何“人”才是最重要的对象,所以看护工作要注意做到能让病人从内心向你说“谢谢”的程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7 2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点体会:待患者需要用的是心,从来我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和他一起分担他的痛苦。在患者不理解你的时候,你自己问一下自己我是否是用心去做这件事情。任何患者和你接触时间长了都会明白你是否是真的用心,是否真的是站在他的角度是为他考虑。这样的例子我接触过3个,患者真正的和我交心。
很多时候表面的工作做的漂亮,内心是完全两回事,患者接触时间长了就知道你的虚伪了。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去体会患者的痛苦,就不要去看书上写的怎么做病人会怎样。
画虎不成反类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位思考,也是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3 20:42 , Processed in 0.02232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