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82|回复: 14

[组织瓣] 王增涛作品: 拇趾尖腓侧皮瓣移植修复修复拇指指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6 0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1996年的作品,那时刚开始作微型皮瓣移植。这曾是我当时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虽然现在看到并不怎么样。

 

 

这是当时的拇趾腓皮瓣设计,当是不太懂那个年代对拇趾腓侧皮瓣的准确定议,皮瓣只设计在趾腹的腓侧.

 

 

 

    以后复习文献和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才知道,拇趾腓皮瓣一般是带部分真正的拇趾腓侧甚至拇趾背皮肤的,用的是指背或跖背静脉。如仅仅在拇趾趾腹设计皮瓣,皮瓣的静脉很难切取,因为在术中才发现,在趾腹部位,静脉不仅细,而且紧贴皮下,解剖游离非常困难。上图中,中间的两条分别是动脉和神经,两侧的两条下方长一点的是趾背静脉,在解剖至皮瓣边缘时静脉不小心被手术刀割了一个小口,术术在显微镜下缝了两针;另一条静脉是图中靠上的一条,是趾底静脉。

    所以后来再切取拇趾腓侧皮瓣时,为了静脉切取方便,在蒂部都带一点拇趾背侧皮肤。

    再后来,为了拇趾供区和手指的外形,在切取拇趾腓侧皮瓣时,还是又放弃了在蒂部带一点趾背皮肤的想法。不过,这时已经掌握了拇趾趾腹皮瓣的静脉切取方法:顺行追踪法,即先在趾背和趾蹼处解剖静脉,再顺行向皮瓣处解剖追踪。

 

 

 

 

血管吻合的是拇趾背静脉和指固有动脉。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真的是挺大胆的。

该患者的示指伸肌腱损伤不能伸直,术中还同时做了桡侧伸肌腱侧束背侧移位术,以改善示指伸指功能。

 

 

这是术后拆线后的照片

 

这是术后且个月的照片,拇趾趾甲不好,这是术前就知道了的。

 

 

这是术后2年的照片,没想到拇趾指甲长出来了,并且外形良好。

 

 

功能

功能

功能

发表于 2008-3-18 15: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教授这种临床思维很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0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即是经验和总结的积累,很多人更热衷于展示精彩的一面,但避而不谈失误和教训,佩服一个大师真正治学的精神,我们太需要这样回过头来的总结,这样能使我们、下一代手外人少走弯路。大家都多发一些这样的帖子,医之幸也,病人之幸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19: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王教授对几种静脉切取方案的比较,以前我在做腓侧瓣的时候,也是携带坶趾趾背皮肤,这样确实影响受区的外形。今天受领前辈的指点,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2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脉的切取方法是我第一次听说,真的受教育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20: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7 23: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手术,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王教授经验之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16: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教授的手术和治学态度均让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0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王教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3: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把趾背静脉和指动脉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受领前辈的指点,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6 1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4 07:43 , Processed in 0.0095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