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16|回复: 12

金星画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生(1)(图)

 

金星童年全家福

  1967年的沈阳,像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正经历着一场浩劫。所谓“文化大革命”,其实就是从停课闹革命开始的。学生们戴着“红后代”或“红卫兵”的袖标,把“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字报、大标语,从校内贴到了校外。紧接着,机关、工厂、军队……所有的单位都卷入其中。一场血腥、狂热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那时的家,无所谓家;单位,无所谓单位;学校也无所谓学校,全是辨论场,全是是非地,甚至全是战场。

  那时的金星还是躁动于母腹中的胎儿。他的姐姐和母亲住在离沈阳二百多公里远的清原县,他的父亲供职于沈阳军区。

  父亲叫金永哲,朝鲜族,生于1940年。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他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是军区作战部的一个参谋。

  母亲叫韩颖,是个战争孤儿,生于1942年,朝鲜南北战争时,失去了父母,10岁时,和姐姐流落到中国。幸好清原县的县长夫妇收留了她,让她有了安栖之所,还受到了中等教育。母亲是商业局的政工干部。善良、聪明,在当地,是很有名的。

  姐姐叫金香兰,比将要出生的金星大三岁,但绝对像个姐姐。在以后三十几年的岁月中,金星总是受到姐姐的呵护。

  虽然清原小城也在经历着那场浩劫,但是相对于沈阳还是安静的。

  父亲说:“沈阳兵荒马乱,等到临产前我争取回去,千万别自己跑来。”

  母亲天生富于幻想,又有主见。她想;“我腹中怀的一定是儿子。我要让我儿子一生下来第一眼见到的,是他的父亲。如果我待在清原,万一他父亲没赶回来,孩子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就不是他父亲了。第一眼看到谁,将来就会长得像谁。何况,儿子也得生在大城市啊!生在大城市的孩子心也会大。心大,才能干大事嘛!”

  离预产期还有10天,韩颖就带着腹中的金星上路了。姐姐香兰被安顿在清原朝鲜族亲戚金玉家。

  正是盛夏,火车上热气扑脸。南来北往的参加“文化革命大串联”的学生,把车厢塞得满满的。所幸当时的社会风气还不坏,见韩颖挺着个大肚子,一个男红卫兵给韩颖让了座儿。于是,韩颖就和这群天真未凿却又自以为是天下主人的十几岁的孩子,成了旅途中的同路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2)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也都戴着红袖标。这里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战场”,一场武斗正在医院里进行着。谁还顾得上救死扶伤啊!还算幸运,一个助产医生看见韩颖疼得汗珠儿顺着脸颊往下淌,脸色煞白,躬着腰,扶着墙角直哼唧,知道她马上就要生产了,就搀扶她来到医院的地下室。

  “现在只有这里还算安全,你就将就着生吧!”助产医生说。

  地下室里摆着几张床,已有两个产妇躺在那里。她们旁边都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护。

  韩颖在一张空闲的床上躺了下来,鞋还没来得及脱,医生就开始了接产。

  “已经开五指了,使劲!快!”医生催促着。

  也许是被惊吓着了,也许是太劳累了,也许是婴儿急于目睹这个乱糟糟的世界吧?总之,他急不可待了。“哇!哇!……”伴着室外的枪声和地板上跑来跑去的老鼠的“吱吱”叫声,婴儿出世了。

  “六斤半,是个漂亮的男孩!”医生称了婴儿,并用韩颖带来的小被儿把他包了起来。

  医生把包着孩子的小包裹放到韩颖枕边,匆匆走了。她也得参加“革命”啊!

  “哇!哇!……”,孩子不停地啼哭。刚刚喂过他啊,怎么还哭呢?韩颖侧过身,看见一只老鼠正在咬儿子的耳朵。她赶走老鼠,心疼地抱起儿子。

  “麻烦这位同志,帮我打个电话,孩子爸叫金永哲,就是这个号码。让他快点来啊!”韩颖从随身带的提包里,找出个写有电话号码的卡片,交给邻床护理妻子生产的一位同志。

  韩颖想:“也不能让我儿子待在‘耗子洞’里啊!”

  一个小时后,金永哲出现在韩颖面前。“你怎么这么自作主张?一个人往这跑,多危险!幸亏我儿子命大,要是……”,他不住口地数落着。平日里,他可不是个话多的人呀!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哈,小家伙笑了,还睁开了眼睛。再看那张小脸,还有那挺挺的鼻梁,周正的嘴唇,还真是像自己呢。

  韩颖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虽然辛苦,丈夫的埋怨含爱带疼,已使她满足。况且,孩子第一眼看见的是父亲,且出生在大城市,一切如己所愿!

  那时的金永哲一向严谨,虽然天性本来是活泼的,却表现得近于刻板,很少与妻子说笑,此时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把孩子放到韩颖身边,说:“晨练时见天边有颗星星闪闪发光,就觉得今天可能会有喜事儿。果不其然,儿子来找我来啦!我们就叫他金星吧!”

  韩颖一向顺从丈夫,这样好的名字,她自然赞同。

  于是,早产10天的男孩有了“金星”这个名字。

  长大后的金星,面对自己不凡的人生经历,禁不住开始推敲这个名字。

  金星,是一颗怎样的星呢?自己的命运与它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在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3)

父亲是什么?当金星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后,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是什么呢?

  总是母亲陪伴左右,总是母亲忙前忙后,母亲是冬日里的火,夏日里的冰。只要你需要,她可以把自己化成一杯水,让你喝。那么,父亲呢?父亲过于严肃,过于庄重了。他总是在外面忙,即使在家里休息,也难得露出笑容。金星甚至于觉得父亲是陌生的。

  可能是长期任职于军队的缘故吧?那时的父亲的确近于古板。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在省安全厅工作,他本性中的潜质才得以表现,原来父亲的舞和歌也是一流的,他的嗓音高亢,被喻为可和李双江媲美。大概后来金星表现出的非凡的艺术天赋,也是父亲给的吧?

  可那时,父亲的确是有些古板啊!他怎么会给自己这样一个附了魔咒的名字呢?是神假他给自己这个名字吗?那么神是否也像女娲补天那样,有意犯了个错误呢?记得读《红楼梦》时,看到女娲补天,炼36500块石头正好,却偏是多炼了一块。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就有一块顽石静候多年,终于有两个疯道人携它入人世,并演绎了一段有声有色的爱情故事。那么,神弄错自己的性别,是因为什么呢?是不同的传说搅乱了他的工作步骤吗?还是想考验一个舞者的意志,有意错了一次?

  父亲是什么呢?父亲是一棵树,虽然他远远地站在那里,却传递着无可替代的养份;基因、天分、品性……还有意蕴丰富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俊气的小男孩(1)(图)

貌似英俊少年,其实怀揣一颗女儿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金星会背诵的第一首诗。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只听母亲吟读了一遍,不足两岁的金星就会背诵了。

  如果以生活的岁月顺序算起,清原应该算是金星的故乡。

  金星出生后,大约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住了半个月,父亲就把他和母亲送回清原了。

  清原是个小山城,如今叫清原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的一个县,与吉林省搭界。山,重重叠叠的,是长白山的余脉。有山就有水。溪水淙淙,是从山石的缝隙中流出的。“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色,这里随处可见。

  当时县城并不繁荣,只有从东到西的一条主街,机关、商店、学校、医院、电影院——一字儿排开。金星家在城西边,紧挨县医院。

  开始只有母亲一人带着他和姐姐。尽管小时候的金星从不哭闹,安静得像是小女孩,但母亲独自带着他们,还是手忙脚乱。母亲还有工作,业余时间还得参加政治学习。一个人怎能忙得开呀?尤其是姐弟俩有一个生病时,母亲就更感到力不从心了。那时,母亲有个朋友叫张清兰,是医院的护士,她常来家里给生病的姐弟俩打针。大约在金星三岁时,父亲暂时被派回清原。那时机关都有解放军参与工作,父亲就以军代表的身份在县委机关任了办公室主任一职。母亲总算喘了口气儿。

  然而,父亲总是早出晚回,甚至还会彻夜不归。那时的政治学习是工作的中心,是头等大事。县革委会主任(即县委书记兼县长)孙中义是个严肃而朴素的人。他信任并看重从大军区来任职的金永哲。于是,份内份外的许多事就由金永哲来做了。那时的政治学习、政策宣传,要层层贯彻,然后是层层汇报、总结,还要写成材料。虽然,县办公室也有秘书,那时叫干事,因其笔端工夫不行,金永哲就亲自动笔。写不完的大小材料,组织不完的政治学习,弄得回到妻儿身边的他,依然没有多少闲暇顾家。家,不过是他每日三餐和住宿的地方。即使这样,韩颖也是高兴啊,毕竟有丈夫在身边,日子过得不一样。每年要渍辣白菜,因丈夫喜欢吃,她干得更来劲了。她把鱼、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俊气的小男孩(2)

电影一散场,他拉起妈妈和姐姐,急匆匆地往外走。

  “急什么急!慢点,慢点!别撞着别人!”妈妈嘀咕着。

  到了家里,金星催促妈妈快些整理房间,腾出空地儿来,自己则在短头发上系上妈妈的纱巾,腰上围上姐姐的花衣衫,口中唱着刚刚听过的影片的主题曲,开始了独舞表演。

  “咦!你怎么这么快就会唱了?”妈妈惊奇儿子的记忆力,刚刚放映的电影,从来没有人唱过的歌曲,他竟然一字不错且音韵极准地唱了起来。

  “别穿我的衣裳!妈,快管管弟弟,他这个样子,多丢人!”姐姐嚷嚷着。

  这有什么丢人的呢?金星觉得没有比唱歌跳舞再正常不过的事啦。但他也有觉得丢人的事,就是自己怎么不和一般女孩一样,长了那么一个“丑小鸟”呢?如果“丑小鸟”有一天飞走了该多好呀!

  金星是害怕打雷的,却在一个大雨倾盆雷声大作的夏日晚上,跑到离家很远的一座大山附近淋雨。

  雨点太大了,落到地上打起大大的水泡。天上雷声隆隆,闪电呼啸着划过傍晚的夜空。一个小小的身躯,坚定地站在雨中,相信闪电会把“丑小鸟”带走。他的心里很怕,但他太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女孩了,他安慰自己说:“别害怕,就像打针一样,只疼一下,‘丑小鸟’就飞走了!坚持!坚持!闪电一定会来帮助你的!”

  雨哗哗地下着,妈妈四处找不到金星,急得眼泪直流,结果是姐姐打着伞把他从大山下找了回来。

  “奇怪的孩子!为什么跑那么远去淋雨?”妈妈边为他脱下已经湿透的衣服,边数落他。

  这个心事太隐秘了。他不愿意告诉任何人。他还是相信有一天某一个神仙会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的。《青蛙王子》中的青蛙不是也终归变回王子了吗?自己不过是中了魔咒,才阴差阳错地有了这个男孩才有的“丑小鸟”吧?

  母亲向他下了死令,再不许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淋雨!还说一个人出去,弄不好会被拍小孩的坏人带走的。总之,母亲既担心又生气。其实,金星这时候也不幻想闪电会帮他了。但禁不住会一个人跑到屋外,仰望夜空,对着高悬在空中的月亮和星星默想:“哪位神仙会伸出援手呢?”

  童年的金星,一直怀着这样一个忧伤,苦恼而又有着丝丝甜意的梦想。

  成为舞蹈艺术家后,国内外传媒经常有关于他的报道。在涉及到性格特征一项时,有这样一致的评价:在优雅的外表之内,在跳跃的舞步之下,金星更是一个睿智、豁达、潇洒而坚韧的人。

  的确是这样。除此之外,朋友们还叫他“玻璃鱼”。是的,他坦荡、真诚、透明,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这些个人品质的形成,得益于什么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

  长白山余脉这块山水相间的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舞蹈天才(1)(图)

金星从小就能歌善舞,前排左一为金星。

  1972年秋天,父亲被调回沈阳军区,任职于军区情报部。随后,金星和姐姐也跟着母亲来到了沈阳。

  母亲除了汉语和韩语外,还会日语,被安排在轻工部驻沈阳的化工研究所情报处工作。姐姐上了沈阳朝鲜族小学。

  “军区幼儿园有个叫金星的小男孩能歌善舞”的消息不径而走,父亲的一些要好的战友闻讯后,专程到家来,请求金星给他们表演。

  “真是太棒了!老金,是你们夫妇俩的遗传吧?”父亲的战友们看了金星的表演都赞不绝口。

  父亲的脸上也属实有光,尤其是母亲总要顺势再夸儿子两句:“我儿子记忆力好得很,脑袋瓜儿好使着呢。我儿子将来准上北大、清华!”

  要说遗传,也是有关系的。朝鲜族本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代代相传,歌舞于朝鲜族同胞,已是自然得如穿衣吃饭一般。父亲和母亲也不例外,甚至还比一般的朝鲜族同胞更擅长歌舞。可金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歌善舞,尤其是舞蹈。那一招一式,随意的一个舞姿,都极富美感。他觉得舞蹈来源于他的内心,常常有一种冲动,使他想跳舞。应该说,他不仅仅有舞蹈天赋,甚至是个舞蹈天才。

  他成了幼儿园文艺宣传队的一个成员。

  他的第一次舞台经历,是幼儿园的一次演出。他要表演的节目不是他极喜欢和擅长的舞蹈,而是朗诵。

  在军区的八一剧场,5岁的金星头一次走上正式的舞台。从黑压压的观众席中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哇!……”瞬间,金星忘了记在脑子中的所有语句,放声大哭。

  “怎么啦?金星,别紧张啊!”老师赶紧跑上台来安慰他。

  “我害怕,老师!请把幕布拉上,不要全打开,好吗?”金星哭着请求着。

  帷幕被拉上了,只留下一条缝隙。老师还给了他一只大苹果,并鼓励他说:“金星,就像平时在幼儿园表演时一样,别害怕!你是勇敢的孩子啊!”

  他用略带哽咽的声音开始朗诵: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舞蹈天才(2)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那时新华书店的文学类书籍很少,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放歌集》是最引人注目的,许多青年诗歌爱好者都购买它。老师也选购了这本诗集。因为金星有着令人称奇的记忆力,太短太浅显的诗,不足以发挥他的才能,也因为老师太喜欢这首诗,就为他选定了它作为参加演出的节目。这首《桂林山水歌》,全诗52行,被5岁的金星一字不错地吟咏得有声有色。

  “哗!”全场爆出春雷般的掌声。

  一个小男孩,站在帷幕的缝隙间,用略带泣声的音调,怯生生地朗颂这样一首气壮山河的诗作,是怎样的情形?

  从此,更多的人知道了金星。

  金星该上小学了。那时,金星已是军区大院乃至军区驻地一带的“知名人士”,附近小学文艺宣传队的老师登门来接收金星上学。

  “俺们金星得上朝鲜族小学读书呵!谢谢你们这样专程跑过来,这样看重他啊!”母亲委婉地谢绝了。

  “为什么要上朝鲜族小学?我要上汉族学校,妈妈,你别替我作主好不好?”一旁的金星当着客人的面流露出对母亲的不满。

  不满归不满,母亲坚持让他到朝鲜族小学读书。母亲说:“朝鲜族的孩子不能不懂朝鲜族的文化!你的朝语已经说得太差了!”

  的确,金星在心里一直在抗拒着母亲。他不明白,父亲母亲到单位上班时,都说汉语,为什么回到家里就说那个连自己也听不大懂的朝族语!

  “妈妈,能不能说汉语,别总是说这些别人听不懂的朝语!好不好?”有一次金星对母亲说。

  “你虽然生长在中国,但是朝语是你的母语,你不能不会!你懂不懂啊!”母亲提高了音调。

  金星不懂,也不愿懂。但他拗不过母亲,还是上了沈阳朝鲜族小学,和姐姐同校,姐姐就读三年级。

  他的舞艺才能很快就被校方发现了,成为学校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他仍然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和女孩子一块儿玩儿。

  “金星,以后别说我是你的姐姐!一个男孩子整日又唱又跳,像话吗?真是太丢人啦!”姐姐皱着眉头一脸的不高兴。

  女孩子都喜欢和金星一块儿玩儿。她们发现金星是个心灵手巧的伙伴,折纸、编花线、做手工等女孩擅长的活计,金星做得比她们还细致还麻利。

  男孩子的游戏,金星都不大喜欢。

  夏天,男孩子玩斗蛐蛐,捕蜻蜓、踢球,甚至毫无目的地仨一帮俩一伙地疯跑,他都不参加。他爱美,他还怕晒黑了呢。

  上了小学,他还是喜欢偷偷穿姐姐的花衣裳,还是经常趁妈妈不注意,把妈妈的花纱巾披在身上。然后对着镜子左顾右盼,心想:“什么时候才会变成女孩呵,神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军(1)(图)

 

一身戎装的金星

  有着女儿心的金星,从小就与“赢”为伍。不仅仅是歌舞等方面比别人强,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妈妈所说的“俺们金星得上北大、清华”,并不只是单纯的祝福,而是事出有因。

  然而,舞蹈仍是他小小生命中的最爱。

  那一天,几个身着军装的叔叔、阿姨来到沈阳朝鲜族小学,正是早操时间,操场上集聚着全校师生。

  “同学们,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负责新生训练的老师,来我校选拔舞蹈学员,希望你们认真作操,争取被选中!”校长也是一脸喜气。

  据说人是为赢而生的。9岁的金星站在列队中,个子小小的,脸儿红红的,心儿怦怦直跳:“我一定要被选上!胜利属于我!”他暗暗地为自己鼓劲,做操时格外的精神。

  “四年一班金星同学,请出列,到前面来!”校长的声音越过人群划向蓝天,金星觉得这声音好悦耳哟!

  “刷”,全校师生的视线全集中在金星身上,姐姐也在队列中。

  金星精神抖擞地走到前台。当时他对舞蹈本没有太深的理解,只是喜欢。而此时,喜欢“赢”的心理却占据了他小小的心灵。无疑,校长这一声“金星同学”的点名,是金星舞蹈生涯的一声出征令,从此,他与舞蹈开始了“一世情缘”。

  穿军装的叔叔阿姨相中了他。尤其是宋兆昆阿姨和金振华叔叔,更是对金星赞誉有加。

  “瞧这孩子的姿势多带劲儿,柔美而刚劲,是个跳舞的好苗子!”金振华叔叔说。

  “模样也招人喜欢。将来上台准有观众缘。”宋兆昆阿姨附和着。

  校长笑笑,没多言语。

  班主任老师却有些不乐意,她对校长说:“去跳舞太可惜了。金星的功课可是门门优秀啊!”

  父亲、母亲根本就不打算让金星学跳舞,虽然被挑中也证明了儿子的优秀,虽然头三个月仅仅是培训还没有最后选定,他们仍然有些担心:万一最后被选中了怎么办?

  姐姐香兰从校长点金星的名字的刹那间,就羞得满面通红,她皱着眉头想:“这个弟弟怎么就非得出这个风头?”她感到难堪,放学时再一次对金星说:“以后不准叫我姐姐!”

  是啊,即使在当时舞蹈人才奇缺,舞蹈学校少的情况下,以舞为生也不是令人羡慕的选择。

  和来自全东北的500名同学经受了3个月的严格训练,结果是将金星淘汰出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军(2)

“金星,你是读书的料,再不要迷恋跳舞,去做什么舞者了!”班主任老师很为金星的聪明折服。

  倏忽间事情发生了转机,也许是“赢”的机缘早已等在那里。

  返校的第二天,传出一个被选中的男孩去不了歌舞团了,原因是要随父母迁居北京。

  宋老师和金老师力举金星。歌舞团团长看在两位颇有业务根基的老师的面子上,同意金星补入。

  宋老师原本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教师,是“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格局,才到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任职的;金老师是朝鲜族,是拿国家全额奖学金赴苏联留学的舞蹈专家。他们的一再举荐,说明金星确非等闲之辈,即使是团长也不再小觑金星了。

  然而,母亲坚决反对金星放弃学业,去参军从艺。她对前来劝说的宋老师和金老师说:“对不起,俺们金星不能学跳舞,将来他还要上清华、北大呢!”

  父亲虽然也不赞成小小的孩子放下学业转学跳舞,但话语没有母亲那么直接,只是说:“再商量吧,谢谢两位老师为孩子这么费心。”

  姐姐不再发表意见,她觉得这个弟弟看着像个女孩儿似的,其实拗得很呢。

  金星宣布:“除非同意我去歌舞团,不然就再不吃饭也不上学了。”

  他向全家人发表了威胁性的宣言后,喝了一碗白开水,转身回屋把房门关上,再不理人。

  整整两天,他不吃饭不上学,开始了绝食请命,大有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势头。

  先是父亲动摇了。他开始和母亲商量:“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要不就同意了吧,部队上要求严格,孩子也会受到锻炼……。”

  母亲只是摇头和流泪。谁会得把9岁的孩子扔到军队去锻炼?即使不是为求前程,不上名牌大学,这么小就离家过军队的生活也让人牵肠挂肚啊!

  “星儿,军队是严格的,歌舞团也是军队编制,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军人是不讲自由的,别以为只是跳跳舞,可不像在家里这样舒服呀!你受得了吗?”父亲是想劝阻他。

  “爸爸,我保证受得了!”金星眼前一亮,觉得有门儿。

  “你敢写保证书吗?保证你遇到任何困难也不退缩,坚持到底吗?”父亲等于站到了金星一边。

  “敢!我马上就写!”金星从床上雀跃而起,转瞬间已坐到写字台前。

  母亲想阻止,却感到力不从心,躲到一边偷偷落泪。

  3页纸的保证书,写了3份,一份交给父亲,一份留给自己,一份交歌舞团。

  金星的心在雀跃——第一仗就算胜利,开局是赢。“哇哈!万岁!”他在内心欢呼着。

  轮到母亲不吃不睡了,只是不像金星那样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实实在在的吃不下睡不着。她辗转于床第之上,觉得心痛:这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军(3)

他穿上了绿军装。最小号的军装穿在他的身上也是不合身。母亲为他改小后再穿上,呵,蛮精神!排在全队的最后,个子小小的,年龄也最小,其他同学战友大的18岁,小的12岁,只有他9岁。

  每天早晨5点30分起床,5分钟内整理床铺,穿军装,洗漱,集合,跑步。5公里的路程必须跑完,一旦落下还要挨罚。

  跑步之后是训练柔软度,而其间没有休息时间。

  柔软度的训练几乎是在上刑:一条腿抬过头顶,把腿绑在练习室的梁柱上,每条腿绑5分钟,两条腿交替进行,共45分钟。这种训练叫“撕腿”,然后还要前后左右各踢50次腿。经过这一番训练,别说9岁的金星,即使是18岁的大男孩也被训练得大声吼叫。

  有一次姐姐香兰放学绕道来到歌舞团,扶着铁栅栏看到接受训练的金星满脸汗珠上气不接下气,哀号着跑回家中,并对母亲说:“为什么让金星参加那样的训练?弟弟太可怜了啊!呜呜呜……”

  就是这样,3年的训练是不堪回首的,但它为金星“飞得更高更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困惑的少年(1)(图)

 

金星从小就喜欢和女孩在一起,左一为金星。

  12岁时,金星已完成了3年的训练历程。他是公认的优秀生,无论是舞技还是舞姿,都是最好的。他渴盼把他的舞艺才能展示于舞台,但歌舞团不给他这样的机会,原因是他个子小。12岁的同学如今已是15岁,18岁的同学已是21岁。走过了青春期,个个出落得俊秀挺拔,个子自然比刚刚12岁的金星高。12岁的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不很高,是很正常的事,但歌舞团无视这一点,还送给他个外号叫“大脑袋”。

  其实,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金星的脸或是头都算不上大。当时只是稚气未脱,比其他大他几岁的孩子显得骨骼嫩些脸颊丰盈些而已。还可能是因为不让他上台演出,分派他的任务是幕后工作。艰苦训练的结果,是给那些前台表演的哥哥姐姐们熨烫缝补演出服,以及制做花冠等等。这是不是有些冤“大头”?

  如果仅仅是恶作剧起的绰号“大脑袋”,倒无关紧要。事实上,做幕后确实非金星所愿。让他困惑不解的是:当初绝食请命非要走这条路,就为了缝补衣物或做花冠吗?既然经受了艰苦的训练全程,并取得了公认的好成绩,为什么就不能有上台的机会呢?而且,3年来他经受了怎样的训练啊!

  跑步、撕腿等项目仅仅属于晨练的内容。早餐后,从俄罗斯芭蕾到中国古典舞,另有50多种少数民族的民俗舞蹈的学习演练,还有理论课、武术、京剧等等,一直忙到中午。午餐之后,是午休,累了一上午的金星身子一着床就睡着了。即使是苦是累,因为是学习舞蹈,小金星仍觉得甜丝丝的,睡梦中甚至会甜甜地笑醒。

  下午2点又开始了训练,一直训练到晚9点才结束。9点30分熄灯就寝。天天如此,只有春节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他也曾怀疑自己的选择:

  如果像朝鲜族学校的同学那样,每天上学放学,学知识学文化,会怎样?是不是更好些?

  当初以绝食要挟父母准许自己入歌舞团,是不是太冲动,或是不懂事?

  记得父母亲经常站在铁栅栏外,眼中含着期待、心疼、担心和无奈,金星远远地看着父母亲,本可以打打招呼说句话,他却选择了沉默。他想,其他人,家离得远,连看上父母一面都难,自己已经可以看见父母了,就该知足。如果再去和父母说话,相对于他人不也是一种不公平吗?小小的心灵就这样向善和富于同情心,就这样闪烁着人性美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担心,舞蹈团方面我去沟通。你做些准备好了。”宋老师慈爱地说。

  歌舞团干部处批准了金星去北京“军艺”读书的申请。

  最高兴的是母亲。新年刚过,离赴京读书的日子还有两个多月,母亲就忙开了,向同事家借来其孩子用过的全套的初高中教材,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俺们金星终于可以进京读书了,虽然不是清华、北大,‘军艺’毕竟也是大学呀!”6年来,她第一次由衷地笑了。

  离开朝鲜族小学时,金星是四年级学生,事实上他连小学的文化课都没学完,只学了3年半的课程。当然,歌舞团的3年训练也有些文化课程,但不似一般学校那么正规,所谓文化课的传授,就像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罢了。去“军艺”读书,金星不像母亲那样兴奋,却也觉得“有可能这是个转机”,命运的红舞鞋也许就会降临。于是,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分秒必争地开始了自学,遇到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就干脆整段地背诵。当他3月份来到“军艺”时,已是胸有成竹。他顺利地通过了主考官的考试,直接就读5年制学校舞蹈系的4年级。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金星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而且名列第一。

  大学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金星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他觉得自己再不是歌舞团那个烦恼少年了。却在这时,不是第一名的其他同学都拿到了毕业证,独独第一名的他因为只读了1年6个月没读满2年,而拿不到毕业证。他找到校长据理力争,校长只是报以歉意,却仍然没有解决问题,宋老师也是爱莫能助。

  金星又一次困惑了:这是什么规定?

  没有办法,中国的教育就是有许多硬性规定,而不似当今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宽进严出以学分制考查学生,学分够了就可以领到毕业证。在中国,成绩再好,也得学满年限方可毕业。

  “别灰心,金星。‘军艺’的学习总是有收获的吧?回去后再等待机会,你一定会赢的!”宋老师坐在金星的对面,安慰着他。

  金星开始收拾箱子,准备离开。

  “要不然,就委屈些,再学习半年如何?”宋老师看着去意已决的金星,试探着。

  “不要。校长这么不可通融,无视我的学绩,简直就是对人的不尊重,毕业证不给就算了。我还是回去,谢谢宋老师的关照!”金星固执着。

  他之所以执意要返回,除了认为自己学业优秀,应该发给毕业证外,还有一桩感情上的纠葛。

  军艺舞蹈系同班的班长一表人才,无论是人品还是艺品都强烈地吸引着金星。很长时间了,金星都在暗恋他。坐在教室里,金星总能感受到他的气息。有时见到班长,不觉间脸就红了,心跳也加快了。眼看快要毕业了,金星向他表白了心意,却遭到了横眉冷对。为此,金星郁郁寡欢。

  “我不是同性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我没看,我看的是我们那儿的一节目,也对他做过访问。他28岁做手术,比年纪小的做要痛苦很多,喉结胡子弄掉都挺麻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5-5-14 12:48 , Processed in 0.01480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