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您好
异体手移植从1998年法国开展世界第一例,至今全世界开展还不到20例,国内也只有5家医院开展了此类手术,并且开展的数量都不多。
这样的发展情况,说明了:
第一、目前具备了进行异体手移植研究的基本条件。
第二、异体手移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不到广泛推广的时候。
器官移植与微创手术,是当今医院发展的两大方向,代表了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但器官移植开展的最多的是肾脏、心、肝等危及人体生命的器官。
单从手术难度的层面来看,异体移植比自体再植还要容易一些。异体手移植主要难度是免疫方面的问题。现在国内外解决内脏器官异体移植排拆反应的经验较多,而对异体手移植解决排拆的经验较少。因为手是一个复合组织器官,它所包含的组织种类较多,发生排拆反应的机理也较复杂,并且,由于手还包含有骨髓,异体手移植时还存在移植物排宿主的问题。从排拆反应研究的角度来看,异体手移植比内脏器官移植意义更大。
现在国内外对异体手移植的适应证要求较严格,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条:
1、患者对异体手移植所带来的副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异体手移植术后要服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降低了人的抵抗力,增加了患肿瘤与感染的机会.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除了昂贵的住院治疗费用外,出院后每年都要化费数万元以上的药费。术后尽管服用免疫抑制剂,也仍然随时都有发生排拆反应的可能,因为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口服利福平可使FK506的药物浓度降至安全线以下导致排拆反应的发生,等等
2、患者要做心理测试和精神卫生鉴定,证明患者是一名精神与心理都很健康的成年人。
3、除血型要相同外,对淋巴细胞毒、HLA配型等的要求也高于一般的器官移植。
4、伤后两年以上才考虑移植。刚受伤后,都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移植,这时候患者住往对异体手移植不能做到客观的判断。经过2年的生活后,许多患者对伤手从心理上与生理上都有所适应,要求移植的愿望不再象刚受伤时那么强烈了。这时若患都仍然想行异体手移植,才考虑手术。
5、拟开展异体手移植的医院具备了与器官移植相关的技术平台。如:有较多的异体器官移植的经验、具备术后能够随时检测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浓度的条件、有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可以对淋巴细胞分类等等。
总之,异体手移植是未来手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学者不能只是观望等待,等国外技术成熟后再向国外学习,而是要积极面对目前手外科发展趋势,有条件的也要进行研究迎头赶上。但与器官异体移植一样,异体手移植前技术也是不很成熟,化费也较昂贵,对人身也不一定的损害,所以现阶段只可以在少数几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医院进行研究,而不宜泛开展。
不过,患者朋友们也不要太悲观,根据目前发展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数年后,排异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异体手移植会成为一个普通的手术,广大手残患者很快就会迎来手修复的春天。
让我们医学同道一起努力吧。
请患者朋友静候佳音。
W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