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6|回复: 0

克服不孕问题 莫忘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服不孕问题 莫忘心理健康
    不孕症是全球所面对的一大日渐严重的问题,有些专家甚至将不孕症列为本世纪的“黑死病”。 
    不孕症的致病因素复杂,包括男性的精子急速减少和品质日趋下降、男女都越来越迟婚(而女性一旦过了30岁,卵子数目、品质急速下降,受孕几率开始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等因素。 
    事实上,随着生态环境严重受污染,生育问题已经不只是威胁到人类的未来。地球上的其他动物也日渐面对这方面的问题。 
    多数不孕夫妇注重的是寻求生理方面的专业求助,却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接受辅导治疗,避免恶化。 
    本文访问了对不孕夫妇有丰富辅导与医疗经验的精神专科医生,了解这类夫妇应该如何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克服这方面往往属于“难言之隐”的心理问题。 
    新加坡政府鼓励国人多生育,但有些夫妇虽然很想要孩子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向生育专科医生求助的不育夫妇便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面对不孕症,许多夫妇除了面临不同类型的助孕法如何抉择以改善生育能力的头痛问题,也面对许多接踵而来的心理问题有待克服。 
   “社交恐惧症” 
    其中,有些夫妇因为害怕成天被人追问几时生孩子,久而久之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伊丽莎白医院精神专科医生沈丽苹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在她所辅导的不孕夫妇中,便遇到一些这类夫妇。每逢有朋友聚会,或是过年过节亲友聚会,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人问起:“几时生小孩啊?”。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逃避的心理,害怕出席或干脆不去这类聚会,以致无形中缩小了个人的社交圈子。 
    已有20年专业辅导经验的沈丽苹医生分析说,不少夫妻仍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有没有子女,是维持长久婚姻的重要条件。 
    针对此观点,沈医生的建议是,对于那些即使在尝试过多种助孕方法后仍无法生育的夫妇,她会开导他们,不应该将婚姻和子女挂钩。 
    她说:“通常我会告诉他们,有没有孩子并不是婚姻的试金石,婚姻纯粹就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事。” 
    不少这类夫妇在接受辅导后,逐渐接受事实,努力克服挫折感和走出遗憾无子的阴影,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 
    沈医生说,他们开始学会接受事实和重新规划生活,结果一样过得很充实。有些夫妇在经过考验后,感情反而更好。 
    情放轻松 
    另一方面,都市生活紧张,心理压力也是造成不孕的一大因素。沈医生说,以放轻松的心情看待生儿育女一事,反而有帮助。 
    她见过不少夫妇,在放弃等待后,反而获得意外惊喜的“礼物”。 
    其中一对让她印象深刻的夫妇,在努力尝试了10年后仍无法生育,决定放弃,以免终日患得患失。在减轻心中的压力后,妻子后来在40岁时有一次旅行回来,却意外怀孕了。 
    从医学角度来说,夫妻共同生活超过一年,有正常性生活,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无法受孕,可诊断为不孕症,应尽快向医生求诊。尤其是属于晚婚、高龄的夫妇,更应提高警惕,尽快求医。 
    陈女士(31岁)尝试了两次试管助孕手术都不成功。和许多面对这方面困境的不孕妇女一样,她受访时觉得,若是患上其他疾病者还可以向人倾诉,但不孕者心中的烦恼,却是很难对旁人诉说的。 
    鹰阁医院精神专科医生郭丽萍受访时说,面对婚后无法生育这种情况时,因为亚洲社会传统观念使然,女性通常会成为“代罪羔羊”。 
    郭医生指出,即使问题是出在男方身上,妻子却往往被视为“肚子不争气”。而不少妻子为了保住先生的面子问题,也默默选择了忍气吞声。 
    通常,她会注重先协助夫妇面对现实不要逃避,和教导他们如何化解压力。同时,也要注意,经过检验确认是先生或妻子出问题导致不孕,出问题的一方若产生内疚心理或焦虑、抑郁的症状,应加以辅导开解。 
    专家估计,大约有15%的夫妇患了不孕症。其中,女性因素占大约35%,男性大约35%,两者都有问题的占约20-25%。 
    不过,即使现代医学发达,许多不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手外科网 ( 鲁ICP备1603985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762号

GMT+8, 2024-6-1 09:33 , Processed in 0.022251 second(s), 19 queries .

技术支持:山东济南

© 2001-2013 中华手外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