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t 发表于 2008-7-19 17:04:25

人生三大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人生三大境界 (收藏)       我要收藏
2006-10-07 19:45:56

编辑 删除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暮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诸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风栖梧
宋 柳永
位倚危楼风细细,望级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拟把疏狂图一罪,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满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于是重读这三词并深切领会了一下求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原出晏殊(991――1055)
《蝶恋花》。原词为:“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柳永(约985――约1053)
《凤栖梧》其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1007――1072)也曾在《蝶恋花》中化用此句“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消得人憔悴。”而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着研究一个问题的答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辛弃疾(1140――1207)《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钻研,正在难以解脱之际,突然找到了答案时的心情。


这三句在原词中都各有本意,想必三位前者并没有预见到经王国维辑录到一起,并赋予“求学三境界”的新意后,不但这三句词得到升华,连原词也是焕然一新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而折服而感动。前两种境界是第三境界的基础与前提,而后者又为处在前两种境界中的人带来希望与信心。“独上高楼”登高远望“天涯路”,幻想着“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必然会增添即使是“为伊憔悴”
纵然是“衣带渐宽”也是永不放弃的信心。学无止境,每当寻到“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除了那种成功后的愉悦感觉之外,更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又登上了一层“高楼”,而此时又会发现更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无涯之学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并将一如既往地“众里寻它千百度”。

conghu000 发表于 2008-7-19 21:02:03

高远境界 淡泊人生

只有高手才能体味高手的孤寂与坚守
只有达者才能领悟艰辛后的平淡
初始为世人以为癫狂   后被奉为圣杰
蓦然回首月上西楼

wei934925820 发表于 2012-12-1 21:38:46

《楚辞·渔父》
渔 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一碗泡面 发表于 2012-12-24 12:29:55

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情怀

青青翠竹 发表于 2012-12-24 13:28:47

真的很好,很到位!: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三大境界